[英] 尤金·羅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913年6月,俄國介入這種權力真空,為安納託利亞東部地區的亞美尼亞人更大程度上的自治提出了一份改革方案。俄國基於1895年哈米德二世頒布的針對亞美尼亞人的改革,提議在此地區的6個行省結成兩個半自治行省,由歐洲列強提名外國總督負責治理。該方案還提倡建立行省議會,由相同數量的穆斯林和亞美尼亞代表共同組成。歐洲各國與奧斯曼外交官都認為該提議是安納託利亞分治的前奏,是俄國企圖控制這裡所採取的行動。為進一步鞏固其外交政策,聖彼得堡佯裝為保護亞美尼亞人而提議組建一支軍隊,不僅在俄土邊境,還在仍屬奧斯曼帝國治下的埃爾祖魯姆市內徵兵。為防止事態演變成戰爭,&ldo;高門&rdo;同意與俄國政府修訂提案,並於1914年2月8日簽署。
這項針對亞美尼亞人的改革提案只是延緩與俄國的矛盾,而且加劇青年土耳其黨與亞美尼亞人的衝突。奧斯曼政府認為它是亞美尼亞人獨立建國的前奏,可能會給帝國帶來滅頂之災。於是,青年土耳其黨人決心不惜一切代價阻止此次改革的實施。時任內政大臣暨執政三巨頭之一的塔拉特帕夏,計劃用非常手段將亞美尼亞人逐出這6個行省,從而使改革措施變得毫無必要。[10]
青年土耳其黨與俄國之間的談判反映出,奧斯曼帝國在國際範圍內已孤立。&ldo;高門&rdo;很清楚俄國對奧斯曼帝國的主權完整是一種危害。通常,它能依靠英法兩國壓制俄國的野心;然而現在英法俄已結成三國協約關係,奧斯曼帝國再也不能指望英國或法國能站在自己這邊。在這危急時刻,奧斯曼需要一個強大的朋友,而最好的選擇就是德國。
德國與奧斯曼之間的友誼自有淵源。1898年,德皇威廉二世到訪奧斯曼帝國。他從伊斯坦堡出發,巡遊了土耳其與阿拉伯的各個行省,並參觀了主要城市與歷史景點。威廉二世在大馬士革向奧斯曼帝國承諾,德國與伊斯蘭世界,或更具體地說是與奧斯曼的友誼會萬古長青:&ldo;請被尊為哈里發的蘇丹及其遍佈全球的3億穆斯林子民放心,德意志皇帝將永遠是你們的朋友。&rdo;[11]
威廉二世的友誼宣言並非全無私心。德皇在與歷史更為悠久、裝備更加精良的大英帝國相競爭時,看到了德國與奧斯曼帝國結盟的好處。威廉二世相信,被尊為哈里發的奧斯曼蘇丹是全球穆斯林社會的領袖、先知穆罕默德的繼承人,若與他結為盟友,會使全球的穆斯林都倒向德國而非其他歐洲國家。鑑於英國治下的印度、波斯灣地區與埃及生活著約1億穆斯林,德國發現必要時可以將伊斯蘭教作為對抗英國的武器。
土耳其的地理位置對德國而言也尤為重要。德皇到訪之際,英俄兩國在亞洲腹地的較量異常激烈,這次較量後來被稱作&ldo;大博弈&rdo;(the great ga)。土耳其的安納託利亞東部行省是通往波斯與中亞的要道。若與奧斯曼帝國結盟,德國便可參與到&ldo;大博弈&rdo;中,並同時對英俄兩國施壓。
奧斯曼帝國的南疆直通波斯灣。德國在此希望插手這塊被英軍精心維護的戰略要地。整個19世紀裡,英國透過與特魯西爾諸國(今阿聯)、阿曼、卡達、巴林與科威特的阿拉伯統治者簽訂排外條約,成功遏制了奧斯曼與其他歐洲勢力。1898年德皇到訪奧斯曼帝國之後,德國期望利用與土耳其人新建立起來的友誼,修一條從柏林到巴格達的鐵路,以便打破英國在波斯灣的壟斷地位。
1899年12月,就在德皇奧斯曼之行後,德國獲準修建一條穿越土耳其,經巴格達直至波斯灣畔巴斯拉市的鐵路。鐵路於1903年動工;到1914年,已連通伊斯坦堡與安卡拉,並通到了阿達納附近的地中海沿岸。然而,鐵路在修至奇裡乞亞的兩座山脈時意外遇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