吝嗇依然b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群情激奮啊,當皇帝的也得考慮大家的想法,這不,就在不久前,便有人提出希望朱翊鈞將鄒元標等人重新起復。那些人為什麼要幫一個目無君父的人?還不是因為他直名揚天下。而他的直名從何而來?從不畏強權而來。
方今的文官們太精明瞭,他們熟讀史書,深知百世流芳的辦法最直接的便是批鱗犯諫,如那比干魏徵海瑞之流,編著方法琢磨人君的短處,站在道德的制高點,直言不諱。無論人君聽與不聽,他們都沒有損失。最好是氣的人君勃然大怒,今朝受傷,明日揚名天下。
這樣的作為,果然將忠臣烈士的名譽當成了一種昂貴的商品,讓某些人前赴後繼,寧可在御前犯不赦之罪,也要博取直名,甚而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
朱翊鈞站在丹陛之上,俯視腳下眾臣工,思緒雜陳,心中亦喜亦悲,說不清是個什麼滋味。良久,在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的時候,突然噗嗤笑了一下,抬手虛扶:&ldo;眾卿平身吧……爾等忠君為國,實乃朕躬之幸,大明之幸,朕又何罪之有?正旦朝賀,乃太祖欽定,國之大典,本不該議及政事。不過,既然大家關心遼東兵事,不欲朕輕啟戰端,朕定三思而行,可否?&rdo;
說到最後兩個字的時候,朱翊鈞將視線移到了魏允禎的身上,笑吟吟的毫無半分生氣的模樣,全然一副虛懷納諫的明君之相,讓憋足了盡頭準備挨廷杖的魏允禎如同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心神激盪,險些岔過氣去。
&ldo;陛下虛懷若谷,直追堯舜,萬歲萬歲萬萬歲!&rdo;申時行也想不通明明已經勃然大怒的朱翊鈞為什麼突然冷靜了下來,不過此刻不是琢磨的時候,見魏允禎已經傻眼,連忙跪倒送上了一記馬屁。
&ldo;先生平身吧!&rdo;朱翊鈞親自步下丹陛將申時行攙了起來,走到魏允禎對面,似笑非笑望著他仍舊迷茫的眼睛說道:&ldo;朕沖齡繼位,承蒙眾輔臣並文武上下一力扶助,方有我大明十年太平,此乃眾卿之功……朕年幼無知,德才淺薄,直追堯舜的話是萬萬不敢領受的,真如申先生所言,奉先殿也不會著火了,對吧魏大人?&rdo;
&ldo;這,這……&rdo;魏允禎被朱翊鈞徹底搞糊塗了,舌頭如同被憑空削去了一截兒,腦子一片空白,這了半天,也沒說出個子醜寅卯。
其實不光是魏允禎,所有人都被朱翊鈞異常的表現弄的一頭霧水,所有人都在想,為什麼不廷杖呢?皇帝陛下不會是吃錯東西了吧?
☆、第二十九章 朝賀大典
不怪大家驚訝,自從張居正去世,馮保倒臺之後,朱翊鈞如同掙脫牢籠的雛鳥一般,不但事事獨斷,而且固執己見,今日魏允禎犯顏直諫,擱平時,早叫大漢將軍拖下去廷杖了。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轉變呢?在場之人沒有一個能說的清楚。
朱翊鈞很滿意大家的表現,他突然惡作劇似的說道:&ldo;讓大家又跪又站的杵了這麼久,眾臣也累了吧?賀表就不一一上交了,統一交給傳制官陳矩,早些回家歇著罷!&rdo;
&ldo;啊?&rdo;無聲中,跌碎一地眼鏡。
&ldo;散朝!&rdo;朱翊鈞本來就煩這種繁複的儀式,如今揪住了那班最愛找事兒的文臣的小辮子,若不善加利用才是怪事,說一聲散朝,也不管眾文武是何反應,轉身上了丹陛入殿,乾脆走後門逃離。
&ldo;陛下‐‐&rdo;魏允禎扯著嗓子喊了一句,被申時行狠狠瞪了一眼:&ldo;別喊了,若非你每不循常規,陛下又何至於中途離開?退下吧!&rdo;
朝賀儀式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