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第1/2頁)
孝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突然又想到地方官為報功請賞,會拼命強逼民工加班加點,草菅民命的,便問道: &ldo;民工可有歿於王事者?&rdo;
&ldo;有,大率因病而亡。迄今為止,已有五人病故。&rdo;
&ldo;將朕的口諭傳與地方官員每:敢有因催逼工限作踐民工緻死者,殺勿赦!&rdo;
&ldo;萬歲愛民若子,天下共知。只是此旨一出,地方官員每對作奸犯科、惡勞怠工的刁民,也不敢嚴加管束了。這樣一來,竣工日期勢必推遲,國庫支出勢必大增。&rdo;
朱元璋略一沉吟,又加了兩道口諭:
&ldo;敢有不聽長官約束者,笞!
敢有不如期完工者,流!&rdo;
胡惟庸點頭稱善,接了口諭。 朱元璋又接連問了好些關於工程的問題,胡惟庸都對答如流,甚至連渠道將透過涇陽、三原、醴泉、高陵、臨潼五縣的哪些地方,在五縣各有多長,也如掌上觀文,回答得一絲不差。朱元璋聽了,心中嘆服。
最後,朱元璋問起了渠的名字,是否還叫白渠。胡惟庸回答說,各朝疏浚時另取新名,已成定例。因是洪武年間疏浚,當地人都稱之為洪渠。
朱元璋口中反覆將&ldo;白渠&rdo;、&ldo;洪渠&rdo;唸了幾遍,道:
&ldo;這名字易叫人以為是&l;紅白&r;的紅,不如叫廣濟渠吧,它疏鑿成功後不是長達三百餘裡、流經五縣、溉田萬頃嗎?
廣濟這名字甚好,恰符其實。&rdo;
於是,明初疏浚的白渠便有了兩個名字:洪渠、廣濟渠。
胡惟庸見天色將瞑,便欲告退。朱元璋卻說還有事情商議,把他留了下來。又計議了一會兒國事,朱元璋便命令在旁邊的憫農齋傳膳。
胡惟庸一聽皇帝要進食了
,便又請退,朱元璋卻笑著說:
&ldo;朕欲與丞相共進晚餐,更議大事哩!&rdo; 朱元璋是絕少給臣下特殊的恩寵的,一同進食這樣的殊榮,大臣中只李善長、徐達、常遇春、李文忠、馮勝、湯和諸元戎享受過,並且是在稱帝以前。稱帝之後,除了徵君中極有名氣的,再沒人享受過這種特殊待遇了。而今,朱元璋卻把這種特殊的榮耀賜給胡惟庸,不由胡惟庸不感激涕零。
進入憫農齋,晚膳已經擺好。胡惟庸已知皇帝的生活是較為檢樸的,卻也沒想到其儉樸程度竟至於此!不僅器皿沒有金玉,只是一般的細甕,連菜餚也只七件,並且都是極普通極家常的:韭菜一碟、豆腐一碟、辣椒一碟、茄子一碗、絲瓜湯一碗、筍片一碗。只正中央的一碗,有些瘦肉,卻又是拌了苦瓜片炒的。負責供食的小太監趁朱元璋去解手時告訴胡惟庸,皇帝平時就是五個菜,嚴格遵照孟子五簋食的古訓;苦瓜是每餐必有的,取常思貧苦之意,不忘民力之不易,物力之維艱;宮苑中的軒亭樓閣的名字,也
多與農字相關,如南畝軒、勉農亭等;就是宮中的花園,也多植果疏,少植花草,說是可以讓嬪妃王子們受到薰陶,知稼穡之辛苦,冀節儉之潛移,不至暴殄天物,養成奢侈的惡習。面對著這樣一桌御宴,胡惟庸不由感慨萬千:這樣的菜餚,就是平民百姓待客,也拿不出手啊!他記得常茂生日宴客,席分三六九等,便是最低的一等,也有二十四樣菜,而招待國公與左丞右相的那桌上等筵席,前後共上出了一百二十樣菜,好些菜連胡惟庸也叫不出名目,是第一次開了洋葷。常茂卻連聲道歉,說是簡慢貴賓,還當著馮勝的面,埋怨馮文敏小家子氣,為了儉省,悄悄叫人把常茂要辦置的天南海北珍味佳餚免去了幾十樣,使得他的筵席殘破不全。席間,胡惟庸見李善長很少動筷,筵席散後便私下問他原由,李善長竟悄悄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