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宋顏夾了馬肚子,輕輕一蹬腳,馬兒一溜煙跑出好遠,修緣抬頭去看時,只見宋顏面容被遮,只餘一雙黝黑眸子,怔怔望著他。
第60章
宋顏之所以留修緣在西南,蓮花生的地界上,實在是迫不得已。他好不容易使了法子讓白玫相信,或許秘笈不在修緣身上,叫她先回去復命,若是換了白昕,綁也要綁了修緣,抓到望川宮當做藥人,慢慢琢磨。只要不回江南,不被望川宮的人捉住,即使在此地,被天一教擄走了,修緣也不會有性命之虞。況且若修緣行事小心謹慎,不做那出頭之事,被蓮花生找到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修緣並不知宋顏這一番用心,他離了客棧,風餐露宿,走了幾日,終於走到少林寺地界。在山腳稍作休息,一旁正是向佛碑,據說佛家子弟經過此地,必正對山門磕三個響頭,以示誠心。若是佛門之外的人,也須清心寡慾,心無雜念,方可上山。修緣聽師父說過,往日這裡總有兩三名武功高強的少林弟子看守,戒備森嚴,全不像如今這般冷清散漫的樣子。
正好這時候有兩個農戶推了一車菜,似要上山去。修緣見了,上前一步問他們:&ldo;二位大哥這是往少林去嗎?&rdo;
那二人回頭望他,見修緣一副僧侶打扮,六月大熱的天,腳上一雙草鞋卻也走破了,十分落魄,知他是外地來的,便搖頭,湊近他身邊道:&ldo;小和尚,勸你另尋個地兒,少林朝不保夕,躲都躲不及,何必淌這個渾水!&rdo;
修緣心下已明白幾分,少林必是如宋顏所說,因天一教而分崩離析,不知為何,他卻想到靈音寺,雖不是蓮花生所為,修緣腦中卻只有一個想法,手刃他,以解此時此刻難以言喻的錐心之痛。
修緣簡單跟那二人解釋,自己只是一番遊歷,經過此地,希望能與他們一道上山,一睹少林風光。
那兩個農戶倒是爽快,立時答應下來,修緣與他們一邊走一邊說話,上山的路並不崎嶇,卻彎彎繞繞,若無人領頭,他恐怕要走不少冤枉路。
&ldo;小兄弟從哪裡來?&rdo;
&ldo;江南金陵一帶。&rdo;
&ldo;哦?我聽說江南的靈音寺,前些日子被滅門,那光景……真是……&rdo;
修緣早想好了,江湖險惡,除非遇到十分可靠的良善之輩,否則就對外說自己只是一介閒散僧人,四處遊歷,以免惹出事端。因此那二人侃侃而談,他雖心下難過不已,只能嘆一口氣,強裝鎮定道:&ldo;去年今日,我化緣途中經過靈音寺,那住持師父留我住下,待我如入室弟子,講習佛經,面面俱到,未想到如今卻寺毀人亡。&rdo;
眾人俱是一陣唏噓,不知不覺竟到了山門前。
一個少林弟子攔住修緣,問那兩個農戶:
&ldo;你們送菜上來,何故卻多了個人?&rdo;
修緣向那人行了個佛禮,道:
&ldo;這位師兄莫要著急,我遊歷至此,對少林牽掛已久,一心想來看看。&rdo;
那弟子只當他是小地方來的化緣僧人,心中自有幾分得意,問了修緣幾個問題試探一二,然後敷衍道:&ldo;明慧帶路,跟他去便可。&rdo;
那叫明慧的小僧帶他先往偏殿登記入冊,然後領他走到裡間一個大通鋪內,對修緣道:&ldo;待我先稟明師叔,這幾日你便睡我左側,也好相互照應。&rdo;
修緣從此在少林住下了。
原本他打算見過少林住持之後,再將自己當日受師父重託,本要將《明瀾經》送至少林,途生變故,又迫不得已學了經書上的武功一一告知,誰想一連數天過去,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