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頁 (第1/2頁)
[美]E·B·波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944年11月,進一步向前推進的洛克伍德此時推進到關島,他在&ldo;霍蘭&rdo;號潛艇上建立了一個新的指揮部。他的潛艇在關島加油後,巡邏範圍擴充套件到了呂宋海峽和中國的東海。日本損失的油輪不斷增加以致附近海面上都被黑色的石油覆蓋了。這種情景使人想到1942年初,在美國東海岸油汙堆積的情景。在美潛艇的打擊下,日本與南方資源地區的聯絡終於完全被切斷了。
1945年6月,美國潛艇進入日本海,打擊日本與大陸相聯的其它主要運輸線。在此之前,由於日本人在入海口部置了大量水雷,使美艦還不能進入日本海。但隨著一種新的電子裝置‐‐短程調頻聲納的出現,這類問題得到了解決。這種聲納在四分之一海里遠的地方便可發現水雷的位置。在巴尼作戰行動中,9艘美潛艇滲透進入了日本海,它們擊沉了日軍的&ldo;i-122&rdo;號潛艇和28艘商船,總噸位55萬噸,其中8艘潛艇安全地撤回了基地。
第三十章 日本的失敗
一、雷伊泰灣海戰(19441024-25)
二、解放菲律賓
三、重返婆羅洲
四、攻克硫黃島
五、沖繩戰役
六、日本投降
七、小結
海軍上將尼米茲的中太平洋攻勢和麥克阿瑟將軍的西南太平洋攻勢的矛頭都指向中國-呂宋-臺灣三角地區。此舉有三個目的:一、調動中國巨大的人力資源,直接用於打擊日本;二、切斷從南部資源區到日本的重要物資運輸線,主要是石油運輸線,對日本實行封鎖;三、取得一個合適的基地,支援向日本的進擊。雖然參謀長聯席會議沒有完全放棄這三個目的中的第一個,可情況越來越明顯,中國人將不會突破日軍佔領的沿海地區同盟軍攜手作戰。
金上將對是否值得奪取呂宋提出質疑,是否非要從南向北穿越菲律賓群島,付出沉重代價得到呂宋呢。他建議讓麥克阿瑟執行其預定計劃,攻佔棉蘭老島,在那裡建立一些空軍基地來削弱敵人在呂宋島的空軍力量。然後,讓他同尼米茲的中太平洋部隊會師,一同攻佔臺灣。這樣就可建立一個同呂宋一樣優越的基地,截斷日本人同東印度群島的運輸,而且這個基地比呂宋島距日本又近了375海里。
繞過呂宋的建議一提出就遭到麥克阿瑟將軍的強烈反對,以至於羅斯福總統在1944年7月底出席了他和海軍上將尼米茲在火奴魯魯的會議共同去考慮這個問題。麥克阿瑟指出,成千上萬的菲律賓遊擊隊已經在騷擾日本佔領軍了,可以相信幾乎所有的菲律賓人都會參加美軍的解放戰役,繞過並封鎖這些友好的人民和在呂宋的美軍戰俘將使他們更加困難,在日本佔領者的手中受的折磨就會變本加厲。如果美國不能兌現其儘早解放菲律賓的許諾,這將在東方被理解為美國第二次拋棄了菲律賓。總統認為這些論點很有說服力。可直到1944年9月11日,在羅斯福和邱吉爾出席的聯合參謀部第二次魁北克會議上仍沒有作出最後決定。
海軍上將哈爾西提供瞭解決問題的答案。正當魁北克大會開會時,他的旗艦&ldo;新澤西&rdo;號加入了快速航母艦隊,此時該艦隊被稱為第38特混艦隊。第二天,他下令空襲菲律賓中部。空襲結果令人吃驚,以8架飛機為代價,第38特混艦隊的飛行員們擊毀了約200架敵機,擊沉了10多艘貨船。哈爾西確信菲律賓群島的中間地帶是一隻&ldo;防守薄弱的空殼&rdo;,他便發電建議立即放棄搶奪雅浦群島和帛琉群島計劃,並把參加這些行動的陸軍和兩棲作戰部隊轉交麥克阿瑟指揮,儘早攻克萊特島。麥克阿瑟和尼米茲表示同意。參謀長聯席會議下令將於10月20日實施攻克萊特島計劃&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