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頁 (第1/2頁)
[美]E·B·波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麥克阿瑟看來,攻佔馬努斯島標誌著一個戰役的結束,另一個戰役的開始。甚至在奪取阿德默勒爾蒂群島之前,麥克阿瑟就已計劃向西跨越400海里,攻佔荷蘭迪亞。然後,以荷蘭迪亞為起點,他將一再跳躍,直至最後到達菲律賓,實現他的諾言:&ldo;我會回來的!&rdo;
第二十八章 兩線出擊
一、新攻勢的實力
二、收復吉爾伯特群島
三、攻擊馬紹爾群島
四、從紐幾內亞到棉蘭老島的攻擊路線
五、菲律賓海海戰中雙方艦隊的接敵運動
六、菲律賓海海戰(1944619-20)
七、攻佔南馬裡亞納群島
八、指揮權易手
回憶起救援或收復菲律賓的幾個橙色計劃,它們都展示出一個橫跨中太平洋的強大攻勢。因預料到最終要展開這樣一個攻勢,恰恰在宣戰前後,美國海軍命令建造 22艘新航空母艦。但是,由於日本對澳大利亞以及美澳之間的交通的威脅,所以盟軍部隊當時調到索羅門群島和巴布亞島,以直接攻擊在拉包爾的日軍堡壘。
南太平洋地區在6個月內進行了一系列作戰才佔領瓜達爾卡納爾島和布納併到達索羅門群島,花了更長的時間才完成對巴布亞島的佔領,此時還未攻下拉包爾。金將軍對他們這種緩慢的行動顯得越來越不耐煩,照這樣的速度,盟軍要用許多年才能打到日本。金開始考慮到,盟軍應該繞過拉包爾,這樣可騰出兵力來展開橫渡大洋中部的攻勢。
麥克阿瑟將軍則主張跨越南太平洋的單線進攻。他提出,一旦拉包爾被佔領或將它孤立起來,由他指揮的部隊將沿著紐幾內亞和菲律賓海岸線進攻日本。這一強大攻勢,沿著他所說的紐幾內亞-棉蘭老島攻擊路線,將以陸軍進攻為主,以一系列兩棲作戰向前推進,繞過敵軍的密集地帶,並不斷地由陸基航空兵進行支援。為支援這次行動,海軍除了運輸和護航外,還將進行對海岸的炮擊和保護陸軍登陸進攻的側翼。
紐幾內亞-棉蘭老進攻路線的反對者則強調,這是繞道進攻日本,需要一條很長的而且易受攻擊的交通線,是一種緩慢進攻方式。在連續進攻的每一個環節中,戰鬥機和由其護航的轟炸機的攻擊半徑都受到限制。這一計劃沒能充分利用就要進入太平洋海域的航空母艦的優勢。
另一種意見是以航空母艦為前導跨過中太平洋的強大攻勢,將能向西跨出驚人的步伐,威脅整個日本島國,並迫使其分散部隊實力,以加強各個要地的防禦。遠距離分散開的島嶼通常是不能相互支援的,一旦被美國日益強大的航空母艦的空中力量所孤立,他們將得不到增援。橫跨太平洋中部的進攻,可以切斷日本與西南太平洋的聯絡,同時也使盟軍通向該區域的較短的交通線得到保護。它將迅速地把戰爭推進到日本海域,迫使敵人艦隊出來決戰,照此推測,部隊將能長驅直入進攻日本本土。
參謀長聯席會議和他們的下屬委員會,在仔細權衡這兩個方案後,決定把中太平洋的攻勢作為攻擊的主線,但仍允許麥克阿瑟在西南太平洋的部隊沿著紐幾內亞-棉蘭老一線前進,西南太平洋戰區的部隊將負保護澳大利亞的任務。與此同時牽制他們所遇到的日軍,使他們不能阻礙中太平洋的攻勢。在1943年5月的華盛頓會議上,英軍參謀長們對盟軍參謀長聯席會議的計劃,沒有提出任何異議。因為大會向他們保證給太平洋戰區增加下列裝備:航空母艦、快速戰列艦、俯衝轟炸機和魚雷轟炸機,用以執行該項新的進攻任務。這些武器都是歐洲戰場上用不著的。人們彼此心照不宣,把它理解為英國為敦促美國進攻義大利必須付出的代價。從此以後,美國將在太平洋獨自進行戰爭。
因為兩線出擊需要密切協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