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頁 (第1/2頁)
[美]E·B·波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鄧尼茨設想,英國人無論如何在未來的戰爭中要實施護航,必須採取現實主義的態度,允許德國再次無限制地使用潛艇兵力。為使潛艇探測器失去作用,他計劃在夜間使用潛艇攻擊水面艦艇;而且,只要有機會,單艘潛艇也在白天潛入水中實施近距離攻擊。為了挫敗護航,鄧尼茨還要求必須以艇群進行攻擊,後來這一戰術被稱作&ldo;狼群&rdo;戰術。德國潛艇指揮官透過無線電向他報告發現的敵艦船目標,他就從基地透過無線電指揮潛艇群駛向目標。高階軍官們反對這種打破無線電靜默的做法,認為這樣易被敵人發現德國潛艇的方位而實施攻擊。鄧尼茨回答說,為了確保艇群攻擊的優勢,這種冒險是不得已的。
正如鄧尼茨所預料的,希特勒於1939年4月廢除了英德海軍協定,德國得以自由建造他們所需數量及其種類的軍艦。鄧尼茨根據計算,要對英國實施飢餓戰術至少需要300艘潛艇。但是,他的要求與雷德爾的&ldo;z計劃&rdo;相衝突。雷德爾的&ldo;z計劃&rdo;是基於希特勒相信英德之間不會發生戰爭而制定的。&ldo;z計劃&rdo;預計到 1948年之前建立起與英國海軍實力相當的艦隊。因而決定優先建造6艘新型的56萬噸戰列艦。隨著戰爭的爆發,不管怎樣,建造這些大型戰艦的計劃被迫停止,鋼鐵被轉用於其它目的。從而,德國在進入戰爭時只建成了2艘31萬噸戰列艦&ldo;沙恩霍斯特&rdo;號和&ldo;格奈瑟瑙&rdo;號;2艘42萬噸戰列艦&ldo;蒂爾皮茲&rdo;號和&ldo;俾斯麥&rdo;號接近完工;此外還有已經服役的3艘2萬噸級小型戰列艦&ldo;德意志&rdo;號、&ldo;海軍上將謝爾&rdo;號和&ldo;海軍上將格拉夫&iddot;施佩&rdo;號,3艘重型巡洋艦、6 艘輕型巡洋艦和數量可觀的驅逐艦,但是隻有56艘潛艇。4艘戰列艦起初也只停留在港內,因為禁止德國艦隊同英國本土艦隊交戰,小型戰列艦和巡洋艦則在海上攻擊敵人艦船以支援潛艇作戰。
皇家海軍如同德國海軍一樣被偏愛戰列艦的將軍們所統治著,從日德蘭海戰的經驗中發展了他們的海戰理論,而明顯地延緩了小型艦船、驅逐艦和其它適於為護航運輸隊護航的艦船的建造,以至於到了戰爭初期,英國的許多護航艦船是用拖網漁船和另一些小船倉促改裝而成的,裝備殘缺不全也不得不去執行嚴酷的任務。
一、法國戰敗前的潛艇戰
倫普上尉的u-30潛艇將&ldo;阿瑟尼亞&rdo;號定期客輪誤認為一艘皇家海軍的輔助巡洋艦未發出警告就將其擊沉,並以為他們這樣做是符合海上緝捕法和1936年的潛艇協定的。英國由此得出結論,德國已經採取了無限制的潛艇戰。英國海軍部承擔了全部商業航運船隻的管理,指示航速低於15節的船隻編入護航運輸隊中航行,一些航速較快的船隻則獨立航行。至1939年底,皇家海軍為將近5,800艘船隻提供了護航,僅損失了12艘,其中有4艘是被德國潛艇擊沉的,同一時期,有102艘在航線上獨立航行的商船被擊沉。同時,鄧尼茨損失了9艘潛艇,接近他最初潛艇兵力的六分之一。
雖然護航運輸隊的護航成功恰與所謂的對德國潛艇的攻擊行動形成鮮明對照,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那些毫無效果的反潛巡邏又一次重現了。1939年9月14 日,即英國宣戰後不到兩個星期,英&ldo;皇家方舟&rdo;號航空母艦險些被德國&ldo;u-39&rdo;號潛艇用魚雷擊中。3天之後,225萬噸的航空母艦&ldo;勇敢&rdo;號被&ldo;u- 29&rdo;號德國潛艇擊沉。自此,英國海軍部隨即撤銷了使用航空母艦進行對潛艇的攻擊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