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頁 (第1/2頁)
[美]E·B·波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然而,直到珍珠港襲擊發生之時,航母應當作為主要的攻擊武器系統的觀點還沒有被大多數人接受。幾乎從1918年的停戰日開始,就對飛機在未來戰爭中的作用展開了熱烈的、公開的爭論。對轟炸機計劃最熱心和最能言善辯的支持者是陸軍航空部隊的威廉&iddot;(比利)米切爾準將。1921年他獲準使用飛機投擲2,000 磅的炸彈去摧毀停泊在維吉尼亞海角以外的一艘報廢的德國戰列艦和一艘巡洋艦。這次空中攻擊終於擊沉了這兩艘艦。米切爾以此為證論說整個海軍都過時了。
海軍的發言人認為這個例項是不現實的。因為這些軍艦未做機動規避,也沒有開火反擊,艦上又沒有損管分隊。可是,海軍的飛行員卻認為這個例項對發展航母是個有力的論據。這個眾所周知的試驗肯定會使他們更容易說服他們保守的長官,去更改海軍預算中用於發展海軍航空兵的那部分。這時,人們開始接受這樣的觀點,艦載機除了是&ldo;艦隊的眼睛&rdo;之外,只要它能損壞敵人艦隊中1艘以上的主力艦就能遲滯整個艦隊的行動。
早在1929年的艦隊演習中,&ldo;薩拉託加&rdo;號就派出飛機飛抵巴拿馬運河,模擬&ldo;摧毀兩個關鍵的船閘&rdo;。在後來的演習中,同時空襲珍珠港和加利福尼亞的麥爾島海軍造船廠,這次攻擊被演習裁判官判為成功。但是,這些演習所蘊含的意義並未受到普遍的讚賞。航母還沒有指派固定的巡洋艦-驅逐艦掩護螢幕。
艦載機最先是按功能劃分的,一艘攻擊航母有一個戰鬥機中隊,一個轟炸機中隊,還有一個魚雷機中隊。各種飛機不得不採取適合本身特點的方式在起伏的飛行甲板做阻攔著陸。美國海軍還不急於採取標準設計進行大量生產。因此,有些航母在二次大戰開始時攜載的仍是過時的飛機。但新的一代飛機‐‐這些重要的戰爭工具的質量是十分優秀的‐‐格魯曼公司製造的&ldo;山貓&rdo;式戰鬥機(f4f),道格拉斯飛機製造公司的&ldo;無畏&rdo;式俯衝轟炸機(sbd)均在1941年加入艦隊。道格拉斯的&ldo;蹂躪者&rdo;式魚雷機(tbd)早在1938年就開始服役,但格魯曼的改進型&ldo;復仇者&rdo;(tbf)直到1942年中途島海戰之後才到艦隊服役。二次大戰結束前,格魯曼公司的&ldo;潑婦&rdo;式(f6f)已取代&ldo;山貓&rdo;作為第一線航母的截擊機。
事實證明,海軍的俯衝轟炸機是海戰中的利器。對艦艇這樣的活動目標的攻擊時,轟炸機水平轟炸時彈著點的距離偏差比方向偏差要大得多。顯然,攻擊時大角度下滑或大角度俯衝的角度越大,投彈點離目標越近,脫靶的可能就會越少。海軍和陸戰隊的飛行員大多採取85度的俯衝角。這樣的動作需要一種專門設計的飛機,它的襟翼要堅固到在大角度俯衝之後起到制動作用,飛機的結構和機翼的強度要足以能夠承受投彈後改出動作時產生的多個g加速度 [ 原作者註: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海軍和陸戰隊航空部隊的飛機都能進行真正的俯衝轟炸。其他所謂的俯衝轟炸機(如,德國的斯圖卡式俯衝轟炸機)不過是採取大角度的滑行攻擊,它們的結構承受不了近似垂直攻擊後改出動作的加速度。 ] 。
&ldo;橙色計劃&rdo;為海軍渡過長達6,000海里的島嶼星羅棋佈的中太平洋擬制了一個詳盡的攻擊方案。到1930年年底,以蒸汽為動力的艦隊離開母港的活動半徑不超過2,500海里的範圍的觀點已被接受。自從國際聯盟將德國原來在北半球佔領的島嶼交付日本託管‐‐這些島嶼包括馬裡亞納群島(除關島為美國佔領)、馬紹爾群島和綿延遼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