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 (第1/2頁)
[美]E·B·波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海希望透過接受門戶開放政策,達到緩和對中國主權的威脅和減輕歐洲列強間的相互不信任。列強們在相互懷疑其他國家正計劃多割一塊保護領地。海的辦法並沒有最終解決在中國的競爭。歐洲列強為了保護各自的利益長期在中國水域駐紮軍艦,而中國人也漸漸對外國人在中國的存在產生了不滿。
1900年,一群被稱為義和團的青年愛國者發動了一場驅逐外國人的運動。中國政府起先想阻止義和團,恐怕他們的活動會引起外國人進行進一步的干涉。但隨著義和團的力量不斷壯大,政府也開始支援他們了。1900年春末,在北京的外國使節向他們本國政府要求軍事和海軍支援。美國派&ldo;紐瓦克&rdo;號巡洋艦到海河,艦長b&iddot;h&iddot;麥考拉上校率大約100名水手加入了一支臨時拼湊而成的約2000人的聯軍。這支部隊在英國海軍指揮下曾企圖打進內地進入北京,但未成功。美國極不願意與帝國主義列強聯合而名聲受損,宣稱自己的部隊獨立行動。
1900年8月4日,另一支186萬人,包括2500名美國士兵和海軍陸戰隊隊員的聯軍經過激戰佔領了北京,解除了對外國使團的包圍。1901年9月,中國政府同意了一份盟國聯合備忘錄,在39年裡賠款333億美元。美國後來把自己的那份賠款的大部分還給了中國,它用賠款設立了獎學金,使中國青年能到美國學習。
義和團起義很可能為把中國最後瓜分成歐洲列強的從屬和勢力範圍提供藉口。然而美國的參戰使美國在有關國家的會議上有了發言權。國務卿海把這作為重申他的門戶開放政策的一個機會,號召列強&ldo;對世界保證與中國所有口岸進行平等公正的貿易原則&rdo;,並在這次會議上提出美國支援整個中國的領土完整。
俄國人趁義和團起義和佔領北京的機會加緊了它對旅順港的控制,佔領了滿洲,並控制了朝鮮。被從旅順趕走的日本人對朝鮮也有自己的打算,正在從事戰爭準備。
羅斯福總統起先很敬佩日本民族和人民。他認為日本人很象他自己,精力旺盛,效率很高。他對1902年為與俄國人對抗而結成的英日聯盟持歡迎態度。1904 年日俄開戰後他強烈希望日本能取勝。由於人們普遍認為俄國是雙方中較強的一方,所以羅斯福認為日本的勝利有助於保證遠東勢力平衡的持續,這對門戶開放政策是有益的,對日本人偷襲旅順口,羅斯福沒表示悲哀,卻拍手叫好,陸軍部長魯特說&ldo;幹得妙&rdo;。
日本人在旅順和對馬海峽取得的戲劇性的勝利使世界為之震驚,但這些勝利耗費了日本大量的人力財力,使勝利者筋疲力竭。勝利也使羅斯福警覺起來,他開始把日本看成一種威脅了。對馬海戰一結束,日本政府就秘密要求羅斯福作為調停人從中斡旋,結束這場流血衝突。羅斯福不太情願地接受了請求,認為早日結束戰爭是保持勢力平衡的最好方式。
1905年的樸茨茅斯條約結束了這場戰爭,但在日本卻遠不受歡迎,因為日本人希望俄國人在割地之外再賠款,以恢復日本受到破壞的財政。東京街頭的人群憤怒示威,痛斥羅斯福。日美關係開始惡化。
1906年舊金山學校委員會的一份關於隔離東方學生的議案進一步激怒了日本人。俄日戰爭後很多日本勞工到達舊金山,這些移民願意從事低工資的勞動,可能影響了白人勞工的生活水平,在當地引起了不滿。大批不懂英語的日本孩子湧入公立學校系統使情況更為惡化。透過把十幾歲的日本孩子放在簡易的小學班裡以解決語言問題的企圖,起了分裂作用。教育委員會以為,只要單獨為東方人的孩子開辦一所公立學校,問題就解決了。
當這個學校議案的訊息傳到日本時,激起了公眾憤怒的爆發。剛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