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祥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項工作當時由盛丕華同志的兒子盛康年來擔任。他原本是上海開美科藥廠經理,生活作風與工商界人士很容易接近。其實他早在1947年隨黃炎培、盛丕華等赴香港,與中共地下黨領導潘漢年等接觸,接受了新思想。所以,解放初對上海上層工商界的聯絡工作,就由他來擔任。工商界中的高層分子榮毅仁、劉靖基、劉念義、鬍子嬰、嚴愕聲、經叔平、董春芳、王子建等當時思想上起了很大變化,要求學習,要求進步。就在潘漢年領導支援下,於1951年&ldo;七一&rdo;黨的生日這天,成立了工商界&ldo;七一&rdo;學習會。取名&ldo;七一&rdo;主要表示決心跟共產黨走的願望。&ldo;七一&rdo;學習會成立後,始終得到中共上海市委的親切關懷,潘漢年、許滌新、吳雪之等黨政領導都先後應邀來學習會做報告,講解黨的工商政策,起了指導方向的作用。對工商界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轉變,是一個永遠值得紀唸的學習組織。它幫助我們工商業者走上康莊大道。從此以後,工商業者參加了一系列愛國活動,如擁護抗美援朝、捐獻飛機大炮,全行業公私大合營等。即使在&ldo;文化大革命&rdo;中,他們也能經受嚴竣考驗,對黨堅信不疑。&ldo;七一&rdo;學習會,幫助工商界高層中堅分子的思想認識提高,積極帶頭,發揮了重大作用。&ldo;七一&rdo;學習會是一座使我們工商業者跟黨走社會主義大道的&ldo;高架橋&rdo;。今天回憶起來,更令人懷念設計與建造這座&ldo;高架橋&rdo;的工程師潘漢年同志。
&ldo;七一&rdo;學習會,會員入會限制很嚴,有不成文的入學標準,如:政治[文]上要求[人]進步,經濟[書]實力[屋]雄厚,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聲望,能廣泛聯絡群眾等。申請入會者,先由已入會的會員介紹,經幹事會討論一致同意後(註:幹事會由榮毅仁、劉靖基、劉念義、嚴諤聲、經叔平、董春芳、王子建組成。盛康年是召集人,負責幹事會的具體工作),向全體會員會議提出,以無記名投票方式表決。接納新會員的原則是寧缺毋濫,只要有一票否決即不予批准。由於把關極嚴,直到1952年2月僅有會員49人。
學習會的會員雖少,能量卻很大。會員中大工商業家最多,佔65,工商界代表人物佔25,其他知名人士佔10。就政治地位而言,會員中有上海市副市長兼市民建、市工商聯主委盛丕華;上海市財委副秘書長嚴愕聲;市協商會副秘書長盛康年;市工商聯秘書長鬍子嬰。另有市政府委員;市協商會委員;市工商聯副主委、常委、執委;主要行業同業公會主任或負責人。學習會中有民建會員33人,佔會員總人數約三分之一。雖然民建會員一般不以民主黨派的身份活動,但是民建會員對&ldo;七一&rdo;學習會潛在的影響是顯著的。就社會關係而言,成員分別代表棉紡織、毛紡織、麻織、染織、橡膠、火柴、水泥、化工、造紙、製藥、捲菸、機器及公用事業等14個大工業。紙品、百貨、金融、棉布、地產、國際貿易等六大商業。以上情況表明,&ldo;七一&rdo;學習會匯集了上海工商界各行各業的頭麵人物,是有代表性的,是上海工商業者眾目所矚的塔尖,對工商界頗具吸引力和影響力,它的一舉一動都起著表率與示範作用。
今天我緬懷這段往事,飲水思源,不能忘懷我們的啟蒙導師、解放上海後與工商界接觸的潘漢年副市長。他以多年的革命工作經驗,深遠眼光、特殊的方式,把工商界中的上層中堅分子,改造成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積極分子。目前,我們工商界中榮毅仁同志光榮擔任了國家副主席要職,劉靖基同志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我在負責全國工商聯工作。其他我們工商界不少同志都在各省市的人大、政協中擔任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