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祥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十四)上海救國會工作這次來不及報告,下次當要李做一個詳細報告。
(十五)魯迅死後,追悼工作甚好,全國影響甚大。此間甚傳成仿吾被擊斃,真相如何望告,滬上文人甚為注意此事。有些人物,是社會層的代表,或許在我們軍事時期,似乎作用很少,然而這些人常是社會上集中視線注意的人,我們的幹部政策上,要會善於運用。
小k111月12日
1小k,即潘漢年。
47 關於與國民黨談判情況給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的報告1
1本文原載《黨的文獻》1993年第5期。
(1936年11月21日)
潘漢年
以上1是我16晚車去京(二次)前,要李2將第一次與陳立夫會談經過及他去)11等報告轉給你們一看,我今晨回來,尚未交去,因此我又續寫這第二次報告。因時間關係,只能將二次去京大概情形略述如下:
1指潘漢年1936年11月12日寫給毛澤東等的報告。
2李,即李允生,馮雪峰的化名。
一、自從他們要我去電裡面、要求恩來同志出外與蔣面談以後,不久已得裡面的復電,電文如下:
&ldo;漢年同志:甲、真電悉,張子華亦到;乙、南京對紅軍究能容納至何限度,望詢明電告。彼方條件如使紅軍無法接受,恩來出去無益。近日蔣先生猛力進攻紅軍,不能不使紅軍將領生疑;丙、據張子華謂曾養市雲:一、黨可公開活動,二、政府繼續存在,三、參加國會,四、紅軍改名受蔣指揮,照國民革命軍編制與待遇,個別變更紅軍原有之組織,為一致對外我們並不堅持過高要求,可曾談原則協定;丁、你在南京談判地點?(署名)十三日&rdo;
同時這個電報以前另有一長電,他們譯不出來,疑心是給我個人的私電,所以電邀我兩次去京,在未正式談以前,張衝來表示,第一次陳立夫所談保留軍隊3000,意思是保留紅軍番號的3000人,餘則照南京軍隊編制。我表示詫異,並問為什麼保留紅軍番號的只要3000?張說:這是蔣1的意思,到底為什麼要如此,此刻我們亦不甚懂得他的目的。
1蔣,即蔣介石。
我要求立即會見陳立夫繼續商談,他說陳今去洛,並將我方復電帶去請示蔣矣。他要我候他回來面談,並表示:陳此去或許可使蔣條件降低。他把另一個譯不出的電交我,我研究了一回,也不是家中給我私人的密電,我將原稿退回去了。第二天晚,張來說陳明天即口,要我等他,這一天他陪我去逛中山陵,看看城內新建築的各衙門的外表,第三天便正式談了陣,他們態度大變,說蔣堅持原提各點,無讓步可能,並要我把蔣所提收編辦法打電給裡面,我初表示拒絕,我說,前電並未提及條件,已答覆周不能出來,如把蔣所提告他們,則連我與你們的談判也無從進行。我又提議淺談暫時停戰辦法,以便雙方軍事長官可就近面商一切;他們則表示如軍隊條件不先解決,無從停戰,並講了一大套關於日德協定、東西兩國反蘇聯的緊張,如中國紅軍過事要挾,說不定中蘇關係可一變而為惡劣,因日德正在拉蔣先生加入反蘇聯陣線,那時對紅軍豈不更糟糕……等混話。我簡單的提出:反蘇聯與否,責職在南京,與紅軍無關,我們可討論的是如何一致對日,聯俄是我們對中國抗日反帝的主張及認為中國可以抗戰的唯一出路,如蔣先生要加入反蘇陣線,當無抗日之可言,則我們所談均屬無謂。他表示:我們當不希望中國加入反蘇陣線,正因此更希望紅軍方面能為民族國家捐除成見。我乘機將預先抄好的那合作草約交他,表示:這是我們共產黨對民族國家最負責最盡職的意見,可供你們對我們希望合作的參考,如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