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祥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尹騏;《潘漢年傳》,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第44頁。
2《犧牲者》,花城出版社,第188頁。
《a11》僅出至第5期便夭折了。十餘天后,潘漢年又主編出版了內容比《a11》更豐富充實的32開《幻洲》週刊。不幸的是該刊也只發行了兩期即被查禁。緊接著,淞滬警備司令部以&ldo;宣傳共產,發行過激刊物,肆意毀謗政府&rdo;的罪名查封了創造社出版部,沒收了全部《洪水》半月刊,並抓走了葉靈鳳、柯仲平等4人。潘漢年、周全平因不在場而倖免。事情發生後,潘漢年等人四處奔走,設法營救。他首先想到同在三德里的中國濟難會,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以救濟革命被難者為主要職責的革命群眾團體。潘漢年向濟難會負責人、中共黨員阮仲一、王弼說明原委,他們答應聘請律師為葉靈鳳等出庭辯護,又陪同潘漢年他們帶了衣物食品去警備司令部探聽訊息,安慰被捕人員。在友人的指點下,潘漢年上門拜訪商務印務館老闆高夢旦,懇請他出面向淞滬督辦疏通。經多方努力,終於獲得圓滿解決。創造社出版部復業,葉靈鳳等人獲釋歸來,只是《洪水》未能復刊。
在參與編輯《洪水》半月刊的同時,潘漢年面臨著人生旅途的重要轉折點,他作出了神聖而莊重的選擇。1925年秋,潘漢年由阮仲一、王弼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他不再是一個單純的文學青年,他已把個人的前途命運同黨和人民的事業融為一體,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一員文化戰士。
二、《十字街頭》的文壇驍將
短短數月中,創造社一系列刊物《a11》、《幻洲》、《洪水》遭禁,這非但沒有使潘漢年心灰意冷,相反激起他向封建軍閥政府奮起抗擊的勇氣和信心。在冷靜總結前一階段辦刊經驗的基礎上,1926年10月,潘漢年與葉靈鳳合編的《幻洲》半月刊問世了。該刊以&ldo;擺脫一切舊勢力的壓迫與束縛,以期能成為一無忌地自由發表思想&rdo;為宗旨。分上下兩部,葉靈鳳主編上部《象牙之塔》,專登小說、詩歌、散文等文藝作品;下部《十字街頭》由潘漢年主編,主要刊載雜文、述評、隨筆。上下兩部風格迥異,給人一種標新立異的感覺,但也可能是潘漢年為避免重蹈《幻洲》週刊覆轍而巧妙運用的一種策略。
潘漢年堅守的一條辦刊原則是:&ldo;不計毀譽,憑著要出版的精神,始終如一的幹下去。&rdo;&ldo;憑著自己的良心,說自己要說的話。&rdo;1他認為每個刊物必須有獨立個性,&ldo;只憑讀者的喜歡與否來繩準內容,就要商業化了。&rdo;因此,在主編《十字街頭》時,他提倡一種&ldo;街頭哲學&rdo;,即採用街頭蒐集來的材料,透過自己的道德準則‐一作出評判。潘漢年把自己標榜為&ldo;新流氓主義&rdo;,並解釋道:&ldo;新流氓&rdo;應有的精神是&ldo;好管閒事&rdo;。&ldo;只要是社會上的一切變化,與我們都有影響,我們都應當問信。&rdo;2從這裡,我們能夠領略到潘漢年身上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1《潘漢年雜文選》,百花文藝出版社,1986年版,第9頁。
2《犧牲者》,花城出版社,第197頁。
《幻洲》半月刊從創刊至1927年2月,每期《十字街頭》總有一半以上的文章是潘漢年用不同化名寫就的,共發表近40篇雜文小品,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反響。就連遠在廈門大學執教的魯迅先生也注意到了,他在致友人的信中提及《幻洲》是當時最風行的刊物。本著&ldo;好管閒事&rdo;的精神,潘漢年寫下了《山東大學行跪拜禮》、《又是投壺》、《仍恐有傷風化》、《電話局長的禮教》、《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