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第1/2頁)
[美]大衛·哈伯斯塔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1960年的競選中,哈里斯成了內幕人物,核心政策小組成員,參與決定競選中各州的取捨,以及重點競選議題。此項工作耗資巨大。哈里斯的民意測驗,有的密度極大,僅威斯康星州被調查的人數就高達二萬三千人之多。不過,當時的喬甘迺迪無意坐視兒子因缺錢而在總統競選中敗北。總開支為三十萬美元,這在當時是一筆巨大的款項。威斯康星州的民意測驗有特殊的意義。有人認為,如果沒有此次民意測驗,休伯特漢弗萊會在該州擊敗甘迺迪。但是,該州出現的宗教問題如飛鏢刺進了西維吉尼亞州。眼看時間快要過去,甘迺迪仍然落後,他變得怒不可遏。全部對手好像在瞬息之間匯集在一起,利用西維吉尼亞這根大棒向他揮來,想利用西維吉尼亞來證明天主教徒沒有獲勝的希望。起碼在當時,人們已經看不見他有獲勝的希望了。林登詹森的影子無處不在,但他本人卻不知去向。西維吉尼亞的羅伯特伯德(robert byrd)是林登的人,他和休伯特漢弗萊既無思想上的關係也無私人之間的交情,卻夜以繼日地為他效力。
看來,甘迺迪的一切成就將在西維吉尼亞付諸流水。甘迺迪在威斯康星州和西維吉尼亞的投票之間,贏得了印第安納州,該州是三k黨的發源地,在種族問題上存在著相對的穩定和偏見。他在該州的勝利沒有遇到任何抵抗。斯圖爾特賽明頓直到最後關頭都頂住了向他進行挑戰的誘惑。由於印第安納州的勝利,甘迺迪希望他的批評者會做出某種讓步,哪怕是部分的讓步也好,承認天主教徒能夠在邊遠地區獲得選票。印第安納州初選後的當夜,一位助手就遞給他一份第二天早晨的《華盛頓郵報》。甘迺迪站在機場瀝青路上,就著自己坐機的燈光讀著該報的社論。社論說印第安納州不是一場考驗;考驗在西維吉尼亞州,他一邊讀,右手一邊握成拳撞擊著左手,他憤怒,但又無可奈何,他詛咒《郵報》:該死的自由派《華盛頓郵報》。
不得不在西維吉尼亞州決一雌雄。時間不多了。他們召集起全部人馬,舅子、老表、大學同學……朝西維吉尼亞殺去。該州沒有一個村子小得能夠躲過這兩支人馬:第一支是衣著得體,操著麻薩諸塞州口音,充滿好奇心的人們;另一支則是盧哈里斯的人,他們舉止得當,千方百計努力發現自由民對政治和宗教的看法。甘迺迪運用哈里斯去發現他需要下力氣的地方,決定他是否應該公開正視宗教問題。哈里斯準備了一系列的民意測驗,都是專門設計來檢驗宗教張力的強度的。(&ldo;如果甘迺迪獲勝,是不是意味著羅馬為教皇挖通了進入白宮的秘密通道?&rdo;這類問題使甘迺迪驚嚇,一次他問道:&ldo;盧,這個問題你打算測驗多少人?&rdo;&ldo;七八百左右。&rdo;哈里斯回答。&ldo;你不認為這個問題有些危險嗎?會不會在人們腦子裡植下這種看法?&rdo;甘迺迪問。&ldo;噢,這正是風險所在。&rdo;哈里斯回答道。)甘迺迪開始緩慢地、一寸一寸地縮小差距。但臨選前幾天漢弗萊仍然處於領先地位。在此關頭,哈里斯竭力敦促甘迺迪正面接觸宗教問題。每到一處,他就告訴甘迺迪,麻煩只有一個,就是他的宗教問題。沒有這個問題,對付漢弗萊,不會存在什麼麻煩。甘迺迪在華盛頓的官員,包括博比甘迺迪在內都強烈反對提出這個問題,宣稱這樣做無異於玩火。哈里斯報告說這個火早就存在,你無法迴避。這也是甘迺迪本人的強烈印象,民意測驗證實了他的印象。他的父親也嚴厲反對提出這個問題。喬甘迺迪在他一生中是強烈偏見的受害者,一想到自己的兒子也會因為自己的宗教信仰而束手待斃,就感到憤慨。
而甘迺迪到底動手了。最後幾天,他開始公開討論自己的宗教問題,他向聽眾們說,他無法相信在他接受洗禮的那一天就封閉了通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