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劉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想的那麼重要,甚至可以說那「仁」反而是「不仁」。既然「仁」,就「愛」;既然
「愛」,就會「偏私」。對於整個宇宙而言,偏私是不好的,反而不如讓萬物按照它們的自
然去成長、雲殺戮、去物化。
所以從老子的觀點,違反自然的一切作為都是不對的。只是進一步想,人既然活在自然
之中,違反自然這件事,不也是一種自然嗎?你可以破壞水土、亂墾亂伐,然後河川變短,
一雨成災,把你毀滅。你也可以破壞臭氧層,然後溫室效應、冰川融解、土地縮小、莊稼荒
蕪,把你摧毀,或使你反省、改正。到頭來,宇宙還是宇宙。只是盈虛消長而已,根本沒什
麼大的變化。
前些日子《紐約時報》報導,美國中西部的「橡樹平原」嚴重退化,造成各種植物、動
物和微生物的生態改變。你知道最後歸咎給誰嗎?歸咎於人們太努力防火了。由於沒有天然
的火滅作「定期清理」,使生態系統被外來的物種霸佔,使原來當地的自然景觀整個改變
了。
這不也證明瞭人們「強加的力量」,也就是人們的「仁」,反而對大自然,成為了不仁
嗎?
總之,你保護了可愛的「海獺」,就保護不了稀有的「鮑魚」,因為海獺平均一天要吃
七隻鮑魚。你保護了麋鹿,就保護不了草原,麋鹿吃光了草,到了冬天,還是一群群餓死。
都市裡的鴿子,是「和平」與「仁愛」的象徵,但是連梵蒂岡都發現不能再讓鴿子這樣
繁殖下去,而採取了「節育」的手段。鄉村裡的大雁,是過境的候鳥,但是美國最近竟也有
地方不得不有計劃地射殺,還把雁肉拿去濟助窮人。
你說什麼叫「仁」,什麼叫「不仁」?什麼叫「戰爭」,什麼又叫「和平」呢?
天殺萬物,天也養萬物;萬物殺萬物,萬物也養萬物。如此說來,這螳螂作祈禱狀,且
在你虔誠禮拜的時候,出手抓你、出言騙你、為你「開眼」,要你「供養」;然後將你吞
下,不也是一種仁嗎?
「把書借我看好不好?」我對女兒說:「那麼深的英文,你又看不懂。」
「我看得懂。」她居然繼續舉著看,還轉來轉去,不讓我從旁邊偷看。
大概這就是年輕,像一扇門,對外開著,隨時都可以衝出去海闊天空地跑一圈。每次我
拿起英文書,都覺得好重,除了書重,心情更重。覺得人老了,還流落番邦,讀番文、教番
人。每次看到電腦,也害怕,覺得冷冷硬硬,像是獨目巨人。兒子卻說他上了網路,好像面
對一整個世界。
美國小孩不曉得是不是都這樣開始自己讀書、讀自己的書,管他懂不懂,只要能認
abc,就抱著猜;猜到了,便十分興奮。結果愈猜愈多,自然就通了。
陶淵明「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欣然忘食。」不也是一樣的道理嗎?曾幾何
時,我們的教育變得那麼僵化,揹人名、背年代、背條約、背文法,愈背愈傷心,好像背了
兩百年祖先的血債和冤屈。好像發現一部中國近代史,竟是一部中國西化史。
女兒的老師知道她養螳螂也是有原因的。
雖然才小學一年級上學期,老師居然規定每天到校第一件事,就是寫日記。
你想想,那麼小的娃娃,能拼出幾個字?寫出什麼屁文章?可是老師照樣津津有味地
看、津津有味地改。
她改,不是改拼錯的字和用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