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大剛/楊世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載努力學習當時的各種自然科學,他不象周、程那樣從佛道二家吸取宇宙本體論的內容,而是決心走自己獨立的學術道路他把當代自然科學的成就,結合到儒家的哲學中,從儒家六經中講宇宙論哲學最多的《周易》入手,撰寫了《橫渠易說》,這是他創立自己哲學體系的開端《宋史&iddot;張載傳》說他元花初年曾經到京城講學,坐在虎皮椅上講《周易》,聽講的人很多,可見他對自己的思想和學術是很自信的
張載的學問沒有系統的師承,他從無所不學到返歸儒宗,與范仲淹的引導有一定關係他研讀佛道而不援用佛道的思想內容,卻以自然科學為基礎,以《周易》
為理論框架建構自己的體系,與關中傳統的學風有一定聯絡早於張載的關中學者如申顏、侯可等人,他們的特點也是注重自然科學,講求學貴實用張載雖然與他們沒有直接的師承關係,但地域文化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張載的學術,主要來自他自己刻苦的學習和探索,在構造新儒學的潮流中,能開風氣之先,也得益於與同代學人的交流他與洛陽二程兄弟是親戚,論輩份,他比二程大一輩,二程稱他為表叔,年紀也比二程大十來歲,由於共同的理論愛好,他們之間過從甚密,經常討論學術問題就在京城講易學的時間,他們一起討論了道學的宗旨據原是張載學生、後來又為二程弟子的呂大臨描寫這次討論的情況說:
&ot;先生渙然言曰:&l;吾道自足,何事旁求&r;&ot;所謂&ot;吾道自足&ot;,一方面是說儒學的道統本來就可以包容一切,不必藉助佛教、道教等其它流派同時也說明張載創立新的儒學體系的信心後來二程的弟子為抬高自己學派的地位,想把張載的關學說成學自二程,被程頤本人斥為&ot;肆無忌憚&ot;說張載的學術學自比他少十幾歲的晚輩二程兄弟,當然是悖於事理,不過關學與洛學之間有思想交流,這倒是合乎實際
經過多年的學習和探索,張載終於確立了自己的學術道路嘉祐二年(1057),他已經37歲了,這一年,他考取了進士,開始走上仕宦道路
二、躬行於禮教 經世以致用
張載一貫的主張是為學須與政術結合,他大力宏揚孔孟儒學的目的就是要有益於實際的治道關中學風的特點除了重視自然科學外,就是特別重視&ot;以禮為教&ot;
還未及第時,張載在關中已經有很高的聲譽,文彥博在長安任通判時,曾聘請他到學宮講學,得到長安士子的尊重登進士第後,開始授祁州司法參軍,以後又到丹州雲巖縣當縣令,在縣令這種親民之官的位置上,他開始貫徹自己&ot;明禮教、敦風俗&ot;的政治主張他任雲巖縣令期間,經常在一個月中選擇一個好日子,準備一點酒席,召集鄉裡的老年人到縣衙裡來聚會,他親自向老人們敬酒,目的是要人們學習和發揚養老、尊老的傳統,同時藉此機會瞭解民間的疾苦,另外,還要藉助這些鄉老,傳播自己忠孝仁愛的政治倫理觀念他常常發布有關道德教化的&ot;教告&ot;,為了將這些&ot;教告&ot;的內容貫徹到鄉民中去,他還經常把基層的鄉長們召集起來,當面教諭,再要他們教諭鄉裡百姓有時走在路上遇到鄉民或者鄉民有事到縣衙裡來,他就要詢問某個時間某鄉長告訴你們某個事情沒有,如發現有些人打折扣沒有傳達,就要追究這些鄉、裡基層官吏的責任
張載倡導的&ot;明禮教&ot;,主要是要推行古代儒家的禮儀制度首先,他力圖使自己的言行舉止合乎這些禮儀規範對他的學生門徒,他教他們灑掃應對,攜老撫幼之禮;在家裡,對未嫁之女,也讓他們參加祭禮,熟悉一些日常的禮儀規則他認為當時民間的喪葬、家祭這些大禮,不合古禮的規則,提倡改從古禮經過他的倡導與身體力行,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