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大剛/楊世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二、眼底海闊天空 胸中春晴日午
這兩句話,是清乾隆時期,學者王植在《皇極經世全書解》中對邵雍的評語
結合前人所記述的其他有關史料來看,這一評價對邵雍是比較合適的程頤在《邵雍節先生墓誌銘》中說:&ot;(邵雍)德氣粹然,望之可知其賢不事表衤暴,不設防畛,正而不諒,通而不汗,清明洞徹中外……群居燕飲,笑語終日,不取甚於人&ot;(《明道文集》卷4)這是說,邵雍是一位道德高尚的賢者,為人正派,同人交往有其原則,同而不汗他的頭腦清醒,能洞察明暗,同時又是一個十分樂觀的人
《墓誌銘》還說他為人豁達、開朗,&ot;接人無貴賤&ot;,不擺架子,平易近人《宋史&iddot;道學傳》稱讚邵雍與人交談時不講他人的壞處,喜歡稱道別人的長處,有人向其請教,則有問必答,從不盛氣凌人,&ot;人無貴賤少長,一接以誠&ot;因此博得人們的好感,正派人士喜歡他的美德,不正派的人也能服其教化人們認為,他的為人對洛陽一帶計程車風有著良好影響
史書和墓誌銘對邵雍不免有溢美之詞,但至少可以看出他確實具有很多優良品德和作風
邵雍初到洛陽時,家境十分清寒,雖然過著貧困的生活,仍然自有樂趣只是因為他後來結交了一批達官貴人,受其資助,生活才變得優裕起來但司馬光等20餘人為他購置的園宅,規模並不很大,他&ot;歲時耕稼,僅給衣食名其居日安樂窩&ot;(《宋史&iddot;道學傳》)當然,既稱&ot;安樂窩&ot;,可能收入不止僅給衣食,至少是比較優裕不過,這只是他死前六七年的事邵雍的晚年,就是在這樣的生活中度過的在這樣的條件下,他覺得十分滿足,如他在《擊壤集》的《後園即事》中說:
&ot;太平身老復何優,景愛家園自在遊,幾樹綠楊陰作合,數聲幽鳥語方休竹侵舊徑高低迸,水滿春渠左右流,借問主人何似樂,答雲殊不異封侯&ot;因此將自己的園宅稱為&ot;安樂窩&ot;,又自號&ot;安樂先生&ot;這說明他不但不以做官為榮,而且不謀取功利的態度
這位安樂先生,在生活上十分安閒自在,&ot;旦則焚香燕坐,脯時酌酒三四甌,微薰即止,常不及醉也,興至輒哦詩自詠&ot;(同上)別有一番情趣於春秋時節,出遊城中,風雨時不出門,出遊時乘一小車,由一人牽拉,喜歡到哪就到哪,行無定所,無拘無泥由於他在洛陽結交了很多文人儒土、官僚學者,並在這些人之中享有聲譽,受到&ot;雅敬&ot;,當他乘坐的小車出現,&ot;士大夫家識其車音,爭相迎候&ot;,無論童孺家僕,都歡喜地說:&ot;吾家先生至也&ot;又據《宋人軼事》說:邵雍每當&ot;天色溫涼之時,乘安車,駕黃牛,出遊於諸王公家,其來,各置安樂窩一所,先生將至其家,無老少婦女良賤,鹹迓於門,爭前問勞,凡其家父姑妯娌婢妾有爭競,經時不決者,自陳於前先生逐一為分別之,人人皆得其歡心饜飫數日復遊一家,月餘乃歸&ot;由此可知邵雍的人緣之美據說當時有十餘家為他準備了像&ot;安樂窩&ot;一樣的住所,隨時接待他的到來,名曰&ot;行窩&ot;邵雍去世後,有人寫輓詞雲:&ot;春風秋月嬉遊處,冷落行窩十二家&ot;,自此以後,這十二家人就失去了一位十分逗人喜愛的客人,他們對邵雍的逝世感到非常惋惜
從表面上看,邵雍是一位十分樂觀、隨和,與世無爭,不求榮利,安時順處的人但若從更深層的情況來看他對世事人生的態度,卻又另有情由作為一個思想深邃的思想家,他對歷史、對社會、人生乃至宇宙萬物都有更深刻的觀察與思考
他對當時所處的社會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