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第1/3頁)
唐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皇帝人雖不來,對興慶宮的影響從無一日間斷。就在鄭瓊娥來服侍皇太后不久,便聽漢陽公主提起,皇帝要派一個新任的醫待詔來給皇太后診病。此人名叫崔淼,據說有些特別的本領。皇太后按慣例不置可否,在鄭瓊娥看來,其實就是逆來順受而已。
崔淼果然來了,在帷簾外為皇太后診脈,寫了方子便退下了。為安全起見,漢陽公主請最常來的御醫審方,御醫不屑地說:&ldo;此方稀鬆平常,毫無新意,沒有必要採用。&rdo;一句話,就把崔淼給徹底否定了。
是鄭瓊娥多事,悄悄撿起崔淼寫的方子,並拿出裴玄靜所贈的香囊,那裡面原也附著一張方子,列明瞭香囊中所用的藥材和分量。鄭瓊娥將兩張方子比了比,確定是同一人所書,便將它們一起塞進了香囊中。
她漸漸發現這個香囊有特別的好處,清香席席,提神醒腦,確實能夠驅蟲避邪。更有趣的是,香氣歷經數月仍然保持著,還和宮中常用的薰香都不同。皇太后的寢殿中除了龍涎香之外,什麼別的香都不用。鄭瓊娥卻覺得龍涎香的味道太隆重,不夠清淡,並不適合長年臥病的體虛之人。初夏來臨的時候,鄭瓊娥將原先一直擱在枕邊的香囊繫於肘下,悄悄籠在袖中帶入寢殿,想請皇太后聞一聞,也許她會喜歡。
她萬萬沒有想到,自己這個純粹出於好意的舉動,將造成一系列無法預測的後果。
香囊一下子就引起了王皇太后的注意,崔淼所寫的兩張方子也被取了出來。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王皇太后竟然盯著那兩張方子看了很久,整個人的神情都變了。鄭瓊娥正在揣摩究竟發生了什麼,皇太后卻又嘆息著將香囊和方子還給了她。
然而,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
沒過幾天,興慶宮中突然流言四起,有人在深夜聽到笛聲從封閉多年的勤政務本樓中飄出。是鬼,是怪,還是盜賊?正當大家惴惴不安之時,曲無雙墜樓身亡了。
又過了幾天,皇太后主動提出要崔淼來診病。這時距離崔淼第一次進宮,已經過去月餘,何以又想起他來?皇太后的懿旨,無人敢有異議,皇帝也立即首肯,於是崔淼再次奉旨而來了。此後,每過十天崔淼便被召入興慶宮中,仍然懸簾問診開方。起初,審方的御醫還是一個勁兒地搖頭,說這樣的方子我們都開得出來,也開過好幾回了,實在看不出有什麼特別的好處。但是皇太后罕有的態度堅決,說崔郎中的藥就是有用,從此再無須他人為我診病,只要崔淼即可,御醫只得陰沉著臉退下了。
興慶宮中向來御醫川流不息,從那時起,破天荒地只有一名醫人崔淼出入了。
與此同時,鄭瓊娥接受了一項皇太后私下吩咐的任務:讓崔淼在給皇太后診病之外,每次寫一張針對其他病症的方子。病症都是皇太后親自口述,由鄭瓊娥錄在一頁小小的粉箋之上,右邊特意留白,以備崔淼書寫。這幾個月來,崔淼已經寫了十多個方子。鄭瓊娥能看出他的疑慮,她自己又何嘗不是百思不得其解呢?但他們二人都沒有選擇,只能服從。反倒是皇太后的精神,看起來確實比過去好了一些。每次拿到崔淼寫好的方子,她都會看上很久,還把所有的方子排列在一起,一遍又一遍地細細研究。鄭瓊娥悄悄從旁窺伺,發現皇太后的神態既稱不上歡喜,也算不得悲哀,而是一種難以名狀的惆悵之色。
鄭瓊娥實在猜不透其中的含義。她只能想,總有一天一切都會水落石出的,就如她的十三郎,也總有一天會長大成人。她這個沒用的母親,雖然不能親自守在孩子的身邊,保護他、養育他,但至少,她還可以耐心地等待,虔誠地祝禱。
又到了崔淼進宮診病的日子。
鄭瓊娥以為仍是原先那一套,誰知王皇太后竟然打破十多年來的規矩,親自召見了崔淼。
這肯定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