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雖然最初顧寧的理論的確讓人們驚艷,但是後來越看越覺得簡直是異想天開,哪怕真的能夠實現,等到能驗證的時候,指不定到多少年後了,誰能擔的起這個責任。
要是顧寧現在能有成果在這裡擺著,也能作為憑證。但顧寧現在能拿的出手的,除了他向楊松華展現的定向合成病毒。剩下的也就是個冠軍了,也許在別人看來還挺厲害的,可對這些老教授來說,每年都能出一個冠軍,只能證明這小孩兒挺聰明的。
這次看看顧寧的潛力,要是能行的話,就先讓他試試水,好好培養培養,也不指望他這次真能拿出來點什麼。
誰也沒想到顧寧居然能自己搞出來個半成品,決定把這個專案用作進軍網路教育試水的人腸子都快悔青了。
萬一顧寧的理論真的能夠實現,那豈不是把一項能夠震驚世界的技術的核心理念直接公佈到了人前。
顧寧在宋老勸說自己的時候就想起了全息遊戲,雖然現在的技術還做不成星際世界的星網那樣,自成一個虛擬空間,讓人們能夠在其中度過第二人生。
但如果僅僅是將全息遊戲做出來還是可行的。
全息遊戲最大的難關其實是遊戲引擎,現階段的人工智慧還無法處理如此龐大的運算量,只有人工智慧躍升到能夠獨立處理資料流的時候,全息遊戲才能真正實現。
反而與人體進行互動的技術倒是比較容易實現,現階段的ar和vr都是對全息專案實現方向的探索。
但星際時代的互動技術卻並不是透過機械模擬環境的方法來實現的,而是透過微電流來刺激人類的大腦,模擬夢境的機制來讓人民在睡夢中來到第二世界,而微電流的頻率和大小也早已不是什麼秘密。
在星際世界人人都能夠製作所謂的小型全息遊戲,只需要將故事線和背景輸入到智腦中,智腦就能夠自行進行補全和渲染。
顧寧的智腦當然也能夠做到,在這次直播之前,顧寧就已經將微電流發射裝置組裝好了,只等待第一個勇於吃螃蟹的人來體驗。
作者有話要說: 本章又名:大家一起來玩全息版橙光遊戲
第39章 真實體驗┃相信我,你將成為這裡的神
有不少教授也是躍躍欲試, 他們能夠成為科學領域的頂級專家, 就說明瞭他們絕不可能缺乏探索精神和現身精神。
但是他們所處的地位決定了他們不能隨心所欲, 哪怕對這項技術十分好奇,恨不得立即體驗一下。雖然顧寧的理論聽起來也挺靠譜,但是誰又能保證這頂遍佈電極的頭盔如同顧寧所說的一樣, 對人體無害。
說是頭盔,其實看起來真的很簡陋,要不然顧寧也不會稱之為半成品, 看起來只是一堆纏繞在一起的電極組成的類似於帽子的形狀, 和做腦電圖時的裝置十分相似。
真要說起來,這項技術和腦電圖成像技術還有幾分相似之處, 只不過腦電圖是透過電極帽在頭皮檢測大腦活動產生的電訊號,而全息技術是同時從大腦接收和給大腦傳送電訊號。
一直站在幾位教授身後的保衛人員對視了一眼, 同時站了出來。
&ldo;報告!我們願意嘗試這項新技術。&rdo;他們的目光充滿了堅定。
聽到他們的話,教授們卻絲毫沒有展現出放鬆, 反而變得更加嚴肅:&ldo;你們真的知道你們在做什麼嗎?接下來經歷的一切很有可能是不可控的,最初的技術永遠不可能是完美,即使是一些看似已經成熟的技術, 但依舊可能擁有漏洞, 更何況是這樣一個全新的技術。&rdo;
他們的語氣卻越發堅定:&ldo;我們知道。&rdo;
可教授卻反駁道:&ldo;你們不知道,只是憑著一腔熱血。你們對實驗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