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強勢群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汪子涵坐在書房中,仔細回想鍊鋼的流程,並將所有能記起來的步驟記在紙上,又將自己所瞭解的各類注意事項也記載了下來。
現在她的想法有了很大的改變,與以前那種施捨般,被人千求萬請才拿出一項現代技術教給古代人推廣,完全不同了。
與以前首推自保相比,現在的她更希望能夠提升整個大梁朝的軍事素質,先將外敵趕出去,然後才能談保住弟弟,保住自己。
他們已經回到樊城兩日了,樊城已經平安。
因為受傷,趙瑜暫時還未歸隊,便留在樊城養傷,順便協助府衙安撫城中百姓,每日裡早出晚歸,與子涵幾乎碰不上面。
自從上次子涵主動要給趙瑜包紮傷口,卻因為暈血倒地後,兩人之間的氣氛便有些尷尬了。
汪子涵從來不知自己竟有暈血的毛病。
她前世也是個農村娃,鄉里鄉親殺豬殺雞之時,她在旁邊看著一點感覺都沒有;長大後的各種抽血化驗,她也只有疼痛的感覺;再說,就在前一天,她剛剛直面過那種血腥的場面,當時也只有恐懼瀰漫,絲毫沒有要暈的感覺。
其實吧,暈血並不可恥——讓子涵感到羞恥的是暈倒之後的事。
她暈倒之時,趙瑜正兀自歡喜,反應便慢了一拍,沒能及時扶住她,只下意識的伸出左手擋了一下。
這一下便壞了事——汪子涵原本是往前倒的,因為這一擋,她便往後倒去,整個人就仰倒在炕上,腦袋正正好將那個趴在炕頭睡得正香的孩子給壓著了。
於是一時間,被壓醒的孩子尖叫著哭了起來。
趙瑜見沒能接住子涵暈倒的身體,便上前彎腰,去檢視她的情況。
守在門外的李嬤嬤不知道屋內發生了何事,只聽見孩子的大哭聲與趙瑜呼喊娘子的聲音。她在門外喊了兩聲“太太”,見裡面沒有人應答,一時情急便推開了門闖了進去。
等在堂屋的趙卓與齊四,原本是聽說趙瑜過來了,兩人先後過來拜見。聽李嬤嬤說,他現在在內屋說話,兩人也沒有立刻就走:他們很快就要離開這個村莊,趙瑜過來正好三人商量一下後面的安排。
此時聽裡屋的動靜不對,他們兩個忍不住也衝到了裡屋的門口,往內看去:
屋子裡雖然有些昏暗,但不妨礙他們看清裡面每個人的動作。
只見那位趙瑜趙都尉,僅著單衣,手撐著炕沿,俯身壓在炕上;他身下的汪娘子平平躺在炕上,不敢動彈;炕頭有個小孩子,坐在被子上嚎啕大哭。
——顯然,這是久別重逢的小夫妻辦事時忘了情,卻忘了旁邊還有個小孩子!
李嬤嬤反應快,她一醒過神來,便衝去將那孩子抱了出來。
門口偷窺的兩人也都是有家小的,很能理解趙都尉的猴急。只是現在可不是時候呀!嘖嘖!
子涵醒過來後也有解釋過,只是連李嬤嬤在內都是一幅“你不用說啦,咱們都明白,都理解!”的表情。
得,還不如不解釋呢!
只是後來她一看見趙瑜,便想起自己醒來時,眼前一堆圍觀的人,個個滿臉的揶揄。
她便再不想看見他了。
趙瑜這幾天起得早,她便故意捱到他出門再起床;他回來的晚,她便故意提早用晚膳,早洗漱,等他回來時便裝作睡著了。
就這麼過了幾日,趙瑜的傷口便差不多癒合了,他也要回到雁門關領兵作戰了。
他滿腹離愁,正準備依依不捨地與子涵告別,前線來了一封急信,告知趙瑜:戰爭已經結束,梁軍獲得了勝利。
子涵與他面面相覷,兩人都有些疑惑,趙瑜離開邊關時,梁金雙方戰事正處於膠著狀態,按照往常慣例,沒有十天半個月之久,分不出勝負——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