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經濟問題 (第1/2頁)
敕造窯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鋼鐵產量?
說到經濟方面的事情,袁立可就有信心了。
雖然他沒有每天都在平安縣城盯著,可平安縣的發展其實很不錯。
日寇的入侵,給老百姓帶來了太多的苦難,如今長治盆地被八路軍掌控在手裡,算是整個晉省裡頭少有的樂土了。
加上袁立搞的經濟刺激政策,現在的平安縣城,就是個活脫脫的大工地,每天都有老百姓從其他地方趕過來,就為了能找一份養家餬口的工作。
這為平安縣城帶來了大量的勞動力,原本只有兩三萬人口的小縣城,短時間內增加到了十多萬人。
要是正常情況下,短時間內如此大量人口的湧入,帶來的必然會是混亂和糧食上面的壓力。
不過袁立對此早有預料,首先他向總部首長申請人手,讓部隊裡因為受傷退伍的戰士在平安縣維持秩序。
剛開始,袁立說要在平安縣設立警察部隊的時候,首長們的眉頭皺的老高,那不滿的意思,就算不用說都已經溢位來了。
為什麼?
這個時候警察可沒什麼好名聲。
首長們幾乎都是經歷過白色恐怖時期的,因此一聽到警察都本能地感到反感。
但首長們其實也很清楚,一樣米養百樣人,不能指望老百姓個個都奉公守法純樸善良,如果不把秩序建立起來,後果會非常嚴重。
大家都是見識過,因為戰爭影響導致秩序失控所產生的嚴重後果。
除了首長這邊,從部隊退伍的老兵聽說要讓自己當警察,也是各種搖頭不幹。
警察?
那不是白狗子嗎?
咱們可是打鬼子的光榮八路,做鬼都不去當白狗子!
又是袁立親自帶著各部隊政委,挨村挨莊地去做思想工作。
好在八路軍這邊掃盲工作做得不錯,能參加八路軍的,基本都接受了掃盲教育,袁立把道理講得清楚明白,大傢伙也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答應了去當警察。
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讓傷殘不那麼嚴重的退伍戰士能夠找到一份養活自己的工作,能夠重新找到人生的意義所在。
除了人口和秩序,剩下的糧食問題,反而是最好解決的。
袁立的系統最bUG的地方是什麼?
其實不是給八路軍帶來多少先進的武器裝備,而是在於只要有積分,就可以無限量的兌換糧食、物資。
而且這些糧食價格都不算貴,總部首長也有規劃,把戰鬥過程中獲得的積分中,至少一半拿來發展經濟民生。
所以別看平安縣城短時間內湧入了大量人口,但其實依舊顯得井然有序。
在大量工作機會的刺激下,平安縣城的繁榮程度,在短時間內就爆發了上來。
除了經濟上的繁榮之外,一個個工廠也拔地而起。
老百姓拿到了實惠,又能夠有一個安全的環境,爆發出了十分強烈的工作熱情。
儘管袁立個人對加班非常反感,但老百姓還是自發加班加點進行工程建設。
原本計劃中需要三個月才能修建完成的平安縣鋼鐵廠,僅僅用時一個月就完成建設並投入使用。
這座鋼鐵廠在袁立看來規模很小,日產鋼鐵也就只有200噸左右而已。
畢竟後世我國的鋼鐵產量——講個笑話(請書友們大顯身手)。
可別小看了這日產200噸的產量,就算袁立看不上這點產量,將平安縣鋼鐵廠當成了培養鋼鐵工人的搖籃,可首長們卻很激動。
日產200噸!那一年可就是七萬多噸!
國府建立至今,有沒有這麼多的鋼產量都還是個問題呢!
“平安縣鋼鐵廠已經建成投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