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吳卓一掀帳簾兒就想走出去,不提防外面正有兩人要走進來,雙方撞個滿懷。
&ldo;是你們?&rdo;結拜大哥吳卓看到顧勇和陶素不禁又驚又喜。
他們六人結拜,老二田瑞和死於胡人之手,如今留在雲中的只有他和楊旭,顧勇和陶素隨著楊瑾去了鹹陽,可是好久不見了。顧勇、陶素衣甲濕透,滿頭滿臉的雨水,彷彿剛剛從河裡爬出來似的。
吳卓不禁道:&ldo;你們怎麼突然回來了?還冒著大雨趕路!&rdo;
&ldo;蒙將軍現在哪裡?&rdo;顧勇氣喘吁吁地問道。
&ldo;蒙將軍領人前往渭水,視察水患!&rdo;吳卓回答道。
顧勇跺腳道:&ldo;真箇急煞人也,不行,我們得馬上去找蒙大將軍!&rdo;
吳卓驚道:&ldo;出了什麼事?&rdo;
顧勇匆匆說了幾句,他自己都聽得一知半解,說出來自然語無倫次,更是聽得吳卓頭大如鬥。
還是陶素一針見血:&ldo;徐福恐不懷好意,在長城上做了手腳!四哥請蒙大將軍立即派兵去長城以防不測,同時上書朝廷,稟報始皇帝!&rdo;
這回吳卓總算聽懂了,忙道:&ldo;原來如此!你們去找蒙大將軍,我帶兵去長城!&rdo;
吳卓現在也身為是護軍,職權之內就能調兵,何況只是小範圍調動,而且是去巡視長城工地,並不是擅自對外族動兵,因而可以做主。至於請蒙大將軍給皇帝上奏章,這事兒他就左右不了了,所以必得顧勇和陶素去,向蒙大將軍曉明厲害。
當下,吳卓立即便點了一支人馬,冒雨集結,趕往長城。顧勇和陶素則另換了兩匹健馬,頂風冒雨直奔渭水。
天空陰雲翻滾,響雷破空,傾盆雨水肆意沖刷大地。渭水兩岸泥濘濕滑,洶湧河水中似有蛟龍翻騰,多處河道水面緊貼堤壩邊緣,隨時都有決堤之險。無數勞役如螻蟻般遍佈渭水兩岸,片刻不息地搬運土石疊城築壩,偶有人失足落水,慘叫之聲未及傳出,轉瞬間便消失在渾濁湍急的水流中。
陶素逢人便問蒙恬去向,邊問邊行,沿河走出十多里,才尋找到蒙恬所在。蒙恬身披蓑衣站在高處,不斷有快馬往來馳報水患災情。蒙恬指揮排程,深知此時若不穩固防範,災情一旦泛濫將不堪設想。
蒙恬遠遠望見兩騎神駿疾行而來,以為又是哪段河道發生嚴重危險。翻身下馬的兩人走近後,他才看出是顧勇和陶素,自從楊瑾赴京鑄造金人,就再沒見過二人,今日見他們急匆匆趕來,想必是楊瑾派他們來傳達要事。
陶素相比顧勇思路清晰,抹去臉上雨水,將返回雲中半途發生的變故,簡要講給蒙恬。
前次食日,長城發生變故,蒙恬已對徐福生疑,遣快馬上書始皇,只是路途遙遠,恐怕此時奏章尚未到京。今日聞聽陶素之言,不敢有片刻耽擱,馬上答應下來,派了心腹副將繼續主持防治水患一事,自己則親自趕回雲中大營。
蒙恬依楊瑾所言,寫了一份史上最簡短的奏章,加了火漆封印,命人以軍驛八百里快馬馳報鹹陽,自己則又帶一路精銳兵馬,趕往長城。
此時雨勢漸歇,空中愁雲慘澹,遲遲不肯從天空散去的陰雲,似乎預示著一場更加狂猛的暴風雨即將到來。然而暴風雨並沒有來臨,淅瀝瀝的細雨如斷藕間的細絲,連線著天空和大地。天空彷彿一名心懷感傷的少女,臨窗托腮,彈落永遠流不淨的淚水。
蒙恬帶人踏著泥濘疾行,人困馬乏之季,遠遠已見長城如龍,蜿蜒山上。這時一陣疾風鋪面而來,細雨中忽然多了一絲血腥的味道,一匹身受重傷的戰馬低垂馬首,自天地線下踏著凌亂的馬蹄走蹣跚而來。雨水沖刷著鮮血淋漓的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