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倒是讓女教師和劉澤坤聽了,心下一樂。
&ldo;我一個人就我一個人吧。&rdo;劉宇飛很是大言不慚的說了一句,&ldo;凡事只要捱上&l;一個人&r;,那就說明稀少,在古玩上,這樣的東西一般都價值不菲。&rdo;
&ldo;看你說的頭頭是道的,不如,這口大‐‐,這件太白尊,就有你來說叨說叨?&rdo;
這最後一句,才是劉宇飛這一番話的重點。好在,劉宇飛剛才又想說是大碗來著,幸虧懸崖勒馬立即給改了。邊上的三人聞言,看著劉宇毛那裝著什麼事情都沒發生,他似乎一點兒都沒有說錯的模樣,也只能是忍住內心的笑意了。
&ldo;我說就我說。&rdo;賈似道答了一句,並且學著劉宇飛的口氣,道,&ldo;這太白尊,又稱太白壇、雞罩尊,清康熙官窯典型器物之一,因摹仿詩人、酒仙李太白的酒罈而造,故有了太白尊之名,又因形似圈雞用的罩,也有&l;雞罩尊&r;之稱,造型為小口微侈,短頸,溜肩,腹部漸闊呈半球形,淺圈足旋削的窄小整齊,腹部多淺刻團螭圖案。&rdo;
完了,賈似道還不無得意的看了劉宇飛一眼。
劉宇飛心下那個鬱悶啊。不過,見賈似道說的在理,想要反駁幾句也是無話可說了。
&ldo;看來小賈的知識積累,都有點趕上行家了。&rdo;女教師倒是贊了一句,&ldo;先前有幾個藏家在看的時候,可沒說這麼多的道道。&rdo;
&ldo;哪能啊,我只不過是記的住而已。這些話,可都是在耿寶昌先生著的《明清瓷器鑑定》出現過的,我只是把它們複述了一遍出來而已。&rdo;要知道這一陣子,賈似道可沒少翻閱資料,偶爾看著喜歡的東西,也記下了不少。這會兒看劉宇飛那挑釁的眼神,便說了一段出來,顯擺一下。
隨後,賈似道接手過女教師手上的太白尊,因為兩人也都是瓷器的愛好者,其過程自然是按照一般的交接來辦的,女教師不用賈似道提醒,便把太白尊給擱置到了座椅上。賈似道拿起的時候,感覺重量還比較合適。
一般而言,太白尊的口沿徑在2到3公分之間,高度在8公分出頭,底徑大約在12公分左右的樣子。賈似道粗略一打量,眼前這件,至少在器型上,還是挺對的。
要知道,因為燒制和拉坯的技術問題,這太白尊,後世所仿品器形規格與真品相比,非大即小,紋飾也大多過於生硬。辨別起來,還是比較容易的。
再看其釉色,屬於典型的豇豆紅,瞧著也挺漂亮的。底下還有款識,拿出放大鏡仔細看了看,再在手裡掂量了一下,賈似道心下不禁有些欣喜,感覺這東西還是挺不錯的,該是女教師撿了個漏吧。羨慕暫時還說不上,畢竟賈似道也經歷過撿漏這樣的好事,並且還是接二連三地從洪老太太哪裡收了幾件好東西。
這會兒剛來河南呢,就遇到了一件真品,哪怕是別人的,也算是個不錯地開端吧?
不過,就在賈似道剛一放下手中的太白尊的時候,眼睛不由的一亮。微一猶豫,轉而就再度拿了起來,用放大鏡在口沿處仔細看了看。之後,還伸手在口袋裡摸了摸,倒是嘆了口氣,因為管鏡不比放大鏡,為了貪圖方便,賈似道側是沒有隨身攜帶著。
&ldo;怎麼樣?東西不對嗎?&rdo;許是看到賈似道的神色變化,竟然微微有些失望,女教師不由得著急的問了一句。
賈似道抬頭,笑著詢問了一聲:&ldo;大姐,您這東西是多少錢收上來的?&rdo;
&ldo;這個,花了不少錢吧。&rdo;女教師猶豫了一下,並沒有說出具體的價格來。
賈似道也不在意。想來,像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