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不會意料到他這些親筆書信在後世引起如何轟動,此時他只是用歪歪扭扭的筆跡,記下自己的感想一切。
&ldo;崇禎十年三月初六日……吾妻碗(婉)柔,夫在舜堡,不覺匆匆數日而過,離家在外,常自思念,未知兒女可俱平安,奶奶康健如何。家事煩多,只能吾妻在家照料,每日思之,甚為漸(慚)愧,然古人有云,自古中(忠)孝不能兩全……&rdo;
高尋與李光衡於崇禎十年二月二十八日調到舜鄉堡,到堡之日,他們被安排了營房,然後舒舒服服地洗了個熱水澡,沒有發下軍衣,舜鄉堡被服廠還沒開設,想要軍衣,再等等吧。
接下來是吃飯,一個總部一個大夥房,饅頭米飯吃飽,有油滋滋的菜湯,每人還有二兩肉。這個伙食待遇讓高尋等人瞪起了眼珠子,在州城,他們哪有遇到過這麼豐盛的飯食?平日吃不飽,當然就不要想有體力訓練操演了。每天可以吃飽,還有肉食,所以舜鄉堡的軍士個個膀大腰圓就可以理解了,此後幾日,高尋等人由於吃肉過多,普遍存在拉稀的情況。
他們還看出端倪,伙房中有一批人待遇與眾不同,他們掏出腰牌後,火夫們打到他們碗上的肉,比自己碗上的肉多了一倍,高尋私下打聽,原來這些人是軍中上等技藝的軍士,這些人的待遇高於普通的軍士們,每餐可以吃四兩肉。
舜鄉軍中等級森嚴,每級的軍官,在自己部下,有決對的權威,各方待遇也是不同,僅在吃的方面,便完好地體現出來。這些上等軍士個個神情傲然,樣貌彪悍,所遇軍士,都是對他們恭恭敬敬,這些人還可與軍官平起平坐。舜鄉軍中強者為尊,想獲得好的待遇及地位,唯有靠軍功與技藝,別無他法。
在舜鄉軍中,有許多嚴格的內務及軍事條例規定,這些條例,不論是軍官還是普通的軍士,都必須熟背勞記。抽背之日,如若背錯,便是軍棍侍候,毫無人情可言。
不過高尋也看出舜鄉軍中軍官並不得隨便責罰部下,若是軍士有錯,皆由鎮撫官處理,軍中也嚴禁私鬥,有違之者,不論曲直,皆是一體責罰。法雖嚴,卻不濫,也公正嚴明,這讓軍士們真心敬服,能夠自覺自願地遵守軍紀法規。
到舜鄉堡幾日,高尋還吃驚地發現一個問題,舜鄉軍伙食雖好,卻皆沒有糧餉,不過軍士家家戶戶都有分下田地,讓妻兒可以耕作度日,若是軍士傷殘陣亡,軍中撫恤奉養終身。
但也只限於此了,要想過更好的生活,唯有靠殺敵繳獲,這也是高尋發現己總軍士們興高采烈的原因,出戰機會難得啊。高尋先是不可思議,最後他也是熱血沸騰,軍功升賞,讓妻兒擺脫貧窮生活的良機就在眼前,他暗暗發誓,此次自己一定要立功!
調任到舜鄉堡三日後,李光衡與高尋的隊甲也開始隨軍操練,高尋又驚訝地發現一個問題,這裡的營操練兵,同樣也是一系列的條例法規,還有一些相應的教官,軍士只需按條例循序漸進操練便可。
不出意外,幾個月後,一個普通的青壯也能成為一個出眾的軍士。在這裡,名將的作用似乎很小,只需有這些練兵條例在,有這些經驗豐富的教官在,有足夠的錢糧裝備,便可以源源不斷操練出強悍的兵馬。
這讓高尋內心有些失落,他在州城內以技藝出眾聞名,也自認頗有謀略,似乎在這裡並顯示不出自己什麼優勢,他想像的鶴立雞群等情況根本不可能出現,他看到管隊官李光衡也有些失落,李光衡曾對高尋嘆息:&ldo;戚帥有雲,堂堂正正列陣而戰,則所向無敵,吾恐匹夫之勇,在這裡難有用處!&rdo;
李光衡在州城一向是高尋佩服的物件,連他也這樣說,可以想像在舜鄉軍中出人頭地之難。這裡強者如雲,軍中分為幾個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