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田啟明曾是州城千總田昌國麾下家丁甲長,崇禎十年下,在盧象升視察保安州城後,田昌國當機立斷,讓自己親將田志覺統領家丁百人,投靠了王鬥。
果然沒有讓田昌國失望,到了現在,千總韓仲部下三個把總之中,鍾顯才,楊通,田志覺。田志覺就位列其一,領一個把總幾百人的兵力,雖說大部分都是去年新練就的新軍,但這些總內的軍士,可說個個強於自己往年的家丁,自己子侄前途光明啊。
田昌國老懷大慰,暗自慶幸當年的選擇沒有錯。
新軍練成後,一系列的剿匪作戰,田啟明立功不少,被田志覺舉薦為管隊官,報上去後,很快批覆下來,田啟明擔任乙部丙總甲隊的隊官,領一個隊七十四人的兵力。
在燕墩與石橋的防禦中,田啟明與隊副黃蔚商議,黃蔚建議一個隊六甲兵中,四甲兵佈置在橋頭後側,其中一甲刀盾兵,三甲火銃兵,餘者兩甲火銃兵佈置在火路墩上。
在橋頭這邊,堵上了幾輛獨輪戰車,戰車側立,朝橋的那面,轅條上插上了防護的硬木挨牌,足以抵擋清兵射來的利箭。在戰車前面直到橋頭那邊,還撒滿一地的鐵蒺藜,銳利的尖刺朝上,閃著滲人的寒光。
石橋燕墩這邊的地形,從左邊一直到河渠,兩岸都是陡峭,不易通行。
右邊雖是平緩,河水乾枯了也容易通行,不過身後十丈遠就是火路墩,火力遍及周邊百步之內,若是清兵敢從那邊過來,火路墩上的兩甲火銃兵,便會讓那些膽大妄為的韃子兵吃不了兜著走。
黃蔚曾是老軍中的伍長,參與對韃子兵的惡戰,以田啟明管隊官之位,也要重視黃蔚的意見。況且如此佈置,他一點也挑不出毛病來。這樣的防護,可以最大限度發揮舜鄉軍火銃的威力,田啟明當下欣然同意。
昨日到達燕墩後,二人便分工合作,田啟明領四甲兵守橋,隊副黃蔚領兩甲兵守火路墩,倒也合作愉快。
昨天一天沒事,今天一大早,田啟明便精神抖擻地從火路墩內起來,在幾個護衛的協助下,他披好自己的鐵甲,將一頂羊毛小帽戴到自己頭上,然後再戴上鐵盔,有了內帽,原本頭上那股冰冷寒意大大減少。
最後田啟明穿上羊毛大衣,戴好手套,又將自己那杆代表管隊官的背旗插好。
他雙拳猛地向下一抖,威風八面地掃視了自己身旁四個護衛一眼:&ldo;小子們,準備好沒有?&rdo;
四個護衛個個挺胸凸肚,齊聲大吼:&ldo;準備好了。&rdo;
田啟明學遊擊將軍王斗的樣子,很有氣勢地一擺,嚴肅地道:&ldo;出發!&rdo;
五人昂首挺胸出了房門,一股要命的北風兜面而來,五人齊齊一抖,一個護衛小聲罵道:&ldo;媽的,什麼鬼地方,比保安州冷多了。&rdo;
&ldo;嗯!&rdo;
田啟明嚴肅地掃了他一眼:&ldo;身為我保安官軍,區區寒意算什麼?不要說霜雪天地,便是將軍一聲令下,面對刀山火海,我等眉頭也不得皺一下。&rdo;
四個護衛齊聲道:&ldo;田管隊忠肝義膽,我等欽佩!&rdo;
田啟明心下暗罵一句鬼天氣,一手按著自己腰刀,另一隻手頗有規律地擺動著,領著自己四個護衛,昂然上了火路墩圍牆處。到了這裡,更是寒氣逼人,垛口上可以看到一些殘霜,寒風一陣接一陣。
懸樓上,隊副黃蔚如泥塑木雕般立在寒風中不動,只是凝神對通州那方眺望。
在他周邊,一些火銃兵正在墩牆上來回巡視走動。黃蔚同樣鐵甲大衣,背上插一根比田啟明略小的背旗,聽到腳步聲響,見是田啟明,他抱拳施禮:&ldo;見過田管隊。&rdo;
田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