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柏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其他人仔細一想,紛紛覺得是這個理,於是姜元羲吩咐人去製造好些件帶著李家家徽的物件,衣裳、或者印在刀劍尖柄上頭的印記,準備著到時候往軍營和糧倉那一扔。
至於說如果真的是李家劫持糧倉,不會蠢到暴露自己…本來就是為了讓朝廷、陳晉對李家生疑而已。
&ldo;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大船傍晚從丹陽縣出發,我們走得是夜水路,回來的時候恐怕又正好是早起霧蒙之時,如何辨認方向?萬一行船走錯了,那怎麼辦?&rdo;曲成文突然開口。
對啊,怎麼在海上辨認方向?
就在其他人面面相覷之時,姜元羲面帶笑意,&ldo;不用擔心,常先生到時候也會跟著去。&rdo;
常明義善勘測地形,辨認方向對他不過是小事一件。
這個問題解決,又說了一些細枝末葉,眾人各自離去,紛紛著手開始準備。
三天之後,趁著夜色,十艘大船上裝著不少的石頭漸漸行駛而去,馬兒和板車也運送上馬,一千二百個部曲和陸明等人也紛紛上船,打頭的是刀鋒船,姜元羲、姜伯庸、邵兕虎、胡曲馮、常明義都在上頭。
大船在夜色中快速的行駛,每一艘大船上都有眺望臺,每隔片刻,刀鋒船眺望臺上的部曲就會拿起燈籠在空中晃一晃,第二艘船接著同樣晃一晃,第三艘船亦是如此,一直到最後一艘船,這是為了方便後面的船隻確保是跟著頭船的。
比預想中的更快到達了柴桑,此時正是子夜時分,夜色靜謐,早就選好停船靠岸的地方是一片蘆葦叢,部曲們悄然無息的從船上下來,馬兒嘴上紛紛綁上了口巾子,就連蹄子上也綁上了布巾子。
常明義留下守著大船,每一匹馬兒拖著一輛板車,有些板車上裝著石頭,有些板車上載著其他部曲。
此次是以騎兵方式行動,由胡不歸指揮,他面上蒙著面巾,見所有人都準備妥當了,揮了揮手,當先一馬奔騎而出,緊隨其後的是姜元羲。
部曲們只露出了一雙眼睛,但從他們眸子裡可以看出,他們只有一絲絲的緊張,卻沒有劫持糧倉的後悔,他們聽命與主家,就算是造反,也只會拿起刀槍跟在主家身後為主家徵戰。
陸明等三十六個縣霸刺頭竟也不輸部曲們,跟在邵兕虎身邊越久,就越發像他,遇上這種劫持朝廷糧倉的事,陸明等人的反應不是愧對朝廷,而是率先跟部曲們比拼到時候誰會殺敵最多,就像一頭殘忍嗜殺的兇狼將要捕獵,不見半點害怕,只有興奮。
果然不愧是縣霸刺頭,所謂的忠於朝廷,對他們來說恐怕也就是個屁。
快到三更天之時,他們終於到了漁陽城西城門外。
胡不歸撩起面巾,嘴唇嗡動,一聲貓頭鷹的叫聲響起,兩長兩短。
接著眾人就是耐心的等候。
姜伯庸倒是有些緊張,眼睛眨也不眨的盯著城門,生怕自己安排的人會掉鏈子。
幸好片刻之後城門開了,有兩個身穿守城軍士的男人疾步而來,見著黑壓壓的人群,也無法看清誰是姜伯庸。
姜伯庸先一步出聲,&ldo;辛苦你們了,這是衣裳,換上吧,等會跟著我們離去。&rdo;
這兩人晚上請了一眾守城的軍士吃了宵夜,那裡頭放了很多蒙汗藥,是他們這些遊俠很喜歡用的手段,等人都躺下之後,聽到約好的暗號,就把城門開啟,回頭等姜元羲他們撤離,城門上的軍士們很有可能會死於非命,所以這兩人要跟著他們離去。
有人上前遞給兩人一套黑色的衣裳和麵巾子,兩人朝姜伯庸拱手道:&ldo;遵主公命令。&rdo;
利索的換上黑衣,帶上面巾,兩人又身先士卒,&ldo;主公,請隨我們來,我們帶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