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柏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姜元羲頓時肅然起敬,這才是一心為民的人,農家中人是最肯站在老百姓身邊為他們說話的了。
她站起身,恭恭敬敬的朝朱學真行了一個大禮,&ldo;先生一心為百姓,五娘欽佩不已。&rdo;
朱學真坐得穩穩噹噹的,這個禮,他受得住。
&ldo;先生,除了想讓您在丹陽縣推廣您的種子之外,五娘還有一個想法還請先生勞累一些,把農家的道統在丹陽縣留下傳承,發揚光大如何?&rdo;
姜元羲不捨得這些曾在歷史上有過燦爛的瑰寶就此消失,特別是如朱學真這種仍然腳踏實地在田裡勞作的農家中人,這樣的道統消失了,是一大憾事。
&ldo;把農家的道統留下傳承、發揚光大?&rdo;朱學真呢喃了一句,繼而沉默下來。
時至今日,農家的道統還在,卻已式微得厲害,連他在內,加起來都沒有二十個人了。
把農家的道統發揚光大,一直是他們這些農家中人做夢都想實現的事。
朱學真嘴角帶著一抹自嘲,輕輕搖頭,&ldo;想要把農家的道統發揚光大?太難了。&rdo;
三百多年前的那場災難,毀了不知多少道統,朱學真聽了姜元羲的話心動,卻也清楚這是白日做夢。
&ldo;先生怎會如此輕言放棄?這與我先前認識的先生彷彿成了兩個人一樣,先生幾年如一日的研究改良稻穀,那時候能不能改良成功都未可知,您卻一直沒有放棄,怎麼到了這等關乎道統傳承之事,就覺得不行了呢?&rdo;
姜元羲滿是不認同的看著他,語氣之中忍不住帶上了責怪。
朱學真沒有生氣,苦澀的扯了扯嘴角,&ldo;以前還好說,現在聖上提倡的那個科舉,可算是徹底斷了農家的道統了,如今會識字讀書的人,哪還肯學農家的學問?
都奔著九經、算經、兵法去了,這些年輕人啊,個個都想著入朝當官,怎麼肯下地種田。難啊,是真難。&rdo;
朱學真不是不沮喪的,可他胳膊擰不過大腿,也只能看著寒門學子日夜捧著九經研讀,至於世家子學農家?那是不可能的事。
姜元羲也知他說的概況是往後的常態,如果沒有外力插手的話……
&ldo;先生,據說丹陽縣民風淳樸,那裡的孩子想必是沒有太多雜唸的,土地就是老百姓的命根子,那裡的土地可以一年兩熟,您未必不能在那裡留下農家的道統,您不去試試,終歸是個遺憾,興許可以呢?&rdo;
為什麼如今九經、刑法、算術如此受歡迎?不過是因為朝廷取士要考的就是這些學問罷了,若是有朝一日,朝廷重設少府這一衙門呢?
若是農稽官、農師、農正這些官職起步就是五品官呢?
若是這些農官能作出對於國於民有利的大舉,即可獲封爵位呢?
有權有勢,還怕沒人去學農家麼?
姜元羲打的就是這個算盤,她胸中抱負甚大,暫時不能對朱學真闡明,她要一步一個腳印,慢慢走到她想要的那個位置,把她的抱負一一實現。
數百年前大周朝的繁華盛世、百花盛開,一直是她為之努力的方向。
朱學真到底是被姜元羲的話弄得心動了,是啊,他日復一日的改良種子,失敗了上千次都毫不氣餒,怎的到了自身道統傳承之事,就畏首畏尾?
越是想,越是覺得自己對不起先師,朱學真心有慚愧,索性是心志堅定之人,很快就收拾好情緒,果決的道:&ldo;五娘子說的很是,不試試又怎知行不行得通?如此,那就拜託五娘子了。&rdo;
☆、第249章 天女現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眼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