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東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崔興有些木訥的點了點頭,補充道。
“聽人說相國離開的時候,心情似乎很好。”
季秋搓了搓牙花子,感覺事情隱隱有些不對。
李善長前腳剛去完吳王府,後腳朱元璋就給他送人過來,兩者之間肯定有關。
沒準季秋在這種地的事,就是李善長告訴朱元璋的。
至於李善長意欲何為,在不知道他們兩個談話內容的情況下,季秋根本分析不出來。
季秋搖了搖頭,懶得再費腦筋。
他在這絞盡腦汁算怎麼個事?
找時間去劉伯溫那問問不就知道了?
雖說劉伯溫不可能給季秋出謀劃策一輩子,可季總旗不也沒到出師的時候嘛!
打定主意後,季秋便不再多想,而是轉頭對著崔興吩咐道。
“喊幾個手巧的過來,隨我去育種。”
片刻後,季秋支起一口大鍋,對著崔興等人吩咐道。
“先把水燒開。”
說著,季秋便哼哧哼哧的搬過一袋稻種,隨意放到鍋邊。
約莫半個時辰後,季秋將手伸到已經熄火的鍋中,試了試水溫。
嗯,懵逼不傷腦,溫度剛剛好。
“都看著啊,跟我一起學。”
對著崔興等人招呼一聲,季秋拿起袋子,將半袋子稻種直接倒入了鍋中!
看著這堪稱驚世駭俗的一幕,崔興等人眼珠子都直了!
“總旗,你這是幹什麼!”
有一個心疼莊稼的老漢,直接衝上前來,長吁短嘆,連連跺腳!
“大人,您要催芽,用水浸泡的法子是對的。”
“可也不能用溫水啊?您要煮粥不成?”
“這在溫水中放上一會,稻種怕是都要被漚爛了!”
哪怕是崔興這種與季秋相熟之人,臉上的表情也滿是懷疑。
這時代的農民,催芽之時大都是將稻種直接投入水中,細心觀察,等到發芽後再播撒到田裡。
這種看起來就非常原始的法子,出芽率可想而知,能有十分之一,那都是灶王爺顯靈了。
像是《乃粒篇》中記錄的“稻草催芽法”,目前只在極小範圍內流傳,尚沒有推廣開來。
而季秋要採用的法子,乃是系統隨《乃粒篇》贈送,更為先進的“溫水快速催芽法。”
這種方法不但相較於現在的催芽手段,耗時極短。
並且出芽率也是相當之高,是這個時代人們根本不敢想象的九成往上!
面對質疑,季秋也懶得跟他們解釋,直接十分嚴肅的開口道。
“這是老師教我的法子!”
這一句話,勝過季秋千言萬語!
只見崔興帶頭,眾人二話不說,齊刷刷的將視線從鍋中挪開,用“然後呢”的眼神死死盯著季秋,生怕錯過一個細節。
季秋:“......”
季秋算是徹底明白了,以後但凡再遇上這種事,通通往劉伯溫身上甩就對了。
甚至季秋以後幹出了什麼驚世駭俗,大大超出這個時代人們理解能力的事情來,也可以讓劉伯溫背這個鍋。
別問,問就是“家師所授”,你就說信不信吧?
有些唏噓的搖了搖頭,季秋開始將“溫水快速催芽法”的流程,傳授給在場眾人。
只見季秋拿著秸稈,一臉神聖的在鍋中不停攪拌。
好吧,這場面看起來確實像是在煮粥...
待到攪拌完畢,季秋直接扣上鍋蓋,用泥巴將鍋整個糊上,用於保溫。
三個時辰後,季秋將浸泡充分的稻種取出,均勻的鋪灑在室內以稻草做底的麻布上,再蓋上一層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