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砂風中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五日後,諶禮、徐宗等豫章大族,共計遣來千餘丁壯,袁耀在南昌的兵力,也擴充到了八千之眾。
這一日,袁耀召集麾下諸將,宣讀任命。
只見袁耀一身甲冑,端坐大帳主座之上,威風凜凜。
黃猗立於一側,手執一封竹簡,開始逐個點名:
“中郎將鄭寶聽宣!”
“鄭寶在!”鄭寶跨步出列,朝著袁耀納首便拜。
黃猗看了鄭寶一眼,大聲宣讀道:
“中郎將鄭寶,即日兼任蒙衝校尉,領一校水軍!”
“賜印信、甲冑!”
話畢,立刻有一甲士,手捧一盤,放著銅製兵符和將令,以及一套鐵製筒袖鎧。
“末將得令!”
鄭寶朝著袁耀叩了一頭,這才接過木盤。
漢代軍制,一曲五百人,“曲”上面的編制是“部”,所謂“部曲”之稱也由此而來。
但“部”分大部和小部兩種,因時制宜。
大部轄五曲,小部轄兩曲。大部之長為校尉,副貳為軍司馬;小部之長即為軍司馬,俗稱千夫長,亦常被喚作“小校”。
常說的一校兵馬,也就是兩千五百名士卒。一小校兵馬,就是一千名士卒。
接著黃猗又挨個讀起了呂岱、黃忠的任命調令。
“別部司馬呂岱,改任昭信校尉,自領一校馬步軍。”
“中郎將黃忠,兼任討虜校尉,領一校馬步軍。”
呂岱和黃忠也紛紛叩首領命。
兩校馬步軍,一校水軍,三校兵馬滿編七千五百人,就這樣分給了鄭寶、呂岱和黃忠三員大將。
剩下的一曲五百人,則充作袁耀的親兵營,由黃猗統領。
黃猗身為裨將軍,軍職要比鄭、呂、黃三人都要高,但卻領兵最少。
為了照顧黃猗,袁耀又補了一句:“論軍階黃裨將僅在我一人之下,今後在這軍中也僅在我一人之下,諸位可明白?”
“我等明白!”三人自然沒有二話,齊聲答道。
黃猗出身世族,不僅和袁耀是內兄弟,還立有襲取上繚的大功。雖然平時為人猥瑣了一點,但論背景論功勞,他現在就是袁耀軍中的二號人物。
這也是袁耀今天為什麼讓他來宣讀任命的原因。
至於以後,那就再說。
……
除了這八千人,魯肅、何夔和鄭渾也都在柴桑等地為袁耀招兵買馬,訓練新軍。
因此袁耀又遙拜魯肅為贊軍校尉,統管豫章西北五縣軍政要務。
除了柴桑、歷陵和海昏三縣外,魯肅這段時間又派招撫了艾縣和建昌兩縣,使其在名義上歸屬到了袁耀治下。
袁耀又表劉馥為屯田校尉,持續招攬流民,主持開荒屯田的大計。並讓其常駐在上繚城,順便對城池修繕一番,以此作為袁耀囤積糧草、鍛造兵甲的後方要地。
袁耀先斬後奏,任命下達後,才派人拿著書信送往壽春,找袁術用馬日磾的印信蓋個戳,這就補齊手續了。
為了讓便宜老爹放心蓋戳,袁耀也是給袁術寫了一封書信,細陳豫章諸事,使其寬心。
因為時間已經到了興平二年九月,漢獻帝在今年七月就已經離開長安東歸了。
袁耀便又在信中勸袁術,趕緊派遣一大將率軍迎接天子,以挾天子而令諸侯。還苦口婆心給袁術講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種種好處。
比如什麼你有天子還有玉璽在手,那漢家天下正統性不就落在咱們老袁家手上了嗎?今後不管你幹啥,用天子的名義,蓋上玉璽這個戳,就都是名正言順的……
但至於袁術會不會聽自己的,袁耀卻不敢想。他只是想用這樣的方式,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