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愛葡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慕唸白隔著紅布,看高腳桌那邊矮凳上的大嬸一臉愁相,她穿著灰褐繡碗公花的襖衣,絲絲銀髮用包頭巾包得整整齊齊。
每日忙得腳不沾地,卻還有時間把自己收拾妥帖,足見她是一個幹活極利落的人。
要不然也不會一個人帶得了五個孫子。
她邊聽邊思忖,大嬸的辛苦程度其家裡人肯定是都知道的,但偏就是沒一個人站出來為她說話,可見是所有人都習慣了她的付出。
不僅習慣她的付出,還得寸進尺希望索求更多。
這樣的家人,靠說教自然起不了作用。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將他們習以為常的生活打亂,讓他們知道,這個家沒有大嬸還真就不行。
“我建議你離家出走一段時間。”
聽了仙姑的指示,大嬸立即道:“不行啊仙姑,我走了家裡那五個孫子就沒人照看。”
“你的五個孫子都有父母親,怎會沒人照看?”慕唸白發現戴著面具還是有一定作用的,至少她此時此刻真的把自己當情感諮詢師了,“你若想改變現狀,就必須下定決心,務必讓你家裡人明白你的價值何在。”
“可是仙姑,我又能去哪兒呢?”
“去遠房親戚家,或者去客棧裡住上幾天,權當自己散散心,過十日再回家,我保管十日之後,你家裡人會放炮仗慶賀你歸家。”
大嬸一人張羅的這些活計,只怕沒三個人搭手還幹不轉,她一走家裡必定叫苦不迭。
心理學上有句話說——“誰痛苦誰改變。”
叫大嬸家裡人吃些苦頭,他們自然就知道該怎麼對她了。
不過大嬸仍有猶疑,“請問仙姑,如果我十日之後回家,他們沒有歡迎我反而是責怪我,那又該怎麼辦?”
“那就再離家,一直到他們妥協為止。”慕唸白怕大嬸遲疑不果斷,又道,“有時候過日子也要看誰比誰豁得出去,你比他們更能豁得出去,他們就會為你妥協。”
大嬸終於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她拿那兩隻早已溼透的袖子擦乾最後的幾滴眼淚,“多謝仙姑指點。”
“去吧。”
大嬸一出了這個房舍,外頭就變得熱鬧起來,慕唸白猜大約是師父在忽悠人進獻香火錢。
有了第一個諮詢者,她忽然發現師父想的這個法子掙不了什麼錢。
靠窮苦人家捐香火,能有幾個收成。
不過師父常說“功為善行,德為善心”,若是真能幫人排憂解難,也當是在掙“功德”吧。
這房舍後有個小門,趁著沒人,她偷跑出去拿了紙筆來。
一來是為了方便記錄,二來是為了打發時間。
若是一直沒人來,總不能在這裡乾坐著。
慕唸白在紙上籌劃著新鋪子開張事宜,該鋪哪些貨、備多少量、每一處的擺設還有開張活動怎麼辦都需要好好策劃。
正寫著,又來了第二個人。
這回來的是個年輕女子,樣貌不俗,衣飾不俗,談吐亦不俗。
“仙姑在上,我此番前來,只為一吐心中愁瑣,並不為尋求解脫之法,還望仙姑莫要怪罪。”
“無妨,你說就是,我只當是在聽書。”慕唸白心覺稀奇,這人既然有煩心事,為什麼不想要解脫之法。
年輕女子端坐椅上,只小半臀部著凳,脊背筆直,修長脖頸連線下頜線形成一個好看的弧度。
“我本是益州教坊的一名舞姬,年輕時和姐妹們在益州打拼,還算有些名氣。那時候日進斗金只是尋常,美酒佳餚、錦衣華服也不在話下,亦有客人為了博我們一笑豪擲千金。”
說起往事,她眼神迷離,大約是想起曾經歡樂的日子所以唇角還帶著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