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孫素蘭:「媽媽不知道外婆還在不在,外婆在的話最好,媽媽想把外婆當年給媽媽的錢,還給外婆。
外婆因為媽媽拿著錢逃跑的事,肯定受了不少苦。」
第30章
既然孩子們主動提起, 孫素蘭就將離家出走的經歷告訴他們。
當年她媽媽連城裡都沒去過,卻叫她往城裡跑,跟她說城裡有車站, 多找幾個人打聽就能打聽到車站在哪。
不用管車子去哪,只要不是往家的方向開就行。
她是夜裡跑出來的, 沒去過城裡, 只知道城裡的方向,天黑看不清路也一直小心摸索著向前走, 不敢歇息,怕被抓回去。
走了很久, 直到天亮遇見人了,她才向她們打聽去城裡的路。
打聽過後才知道自己走偏了, 於是又走了很長時間的路。
一路上都在打聽, 沒到城裡前打聽城裡怎麼走,到了城裡後, 又打聽車站怎麼走。
到了車站, 剛好有一輛車要開動,她不知道終點在哪, 都忘記問是不是往自家方向開的, 就坐上車了。
其實不用問的, 她老家鎮子沒有通車,城裡的車都是往外地開的。
那時候坐車不用介紹信,管得不太嚴格, 花錢就能坐上去了。
她記得很清楚,自己連續坐了三輛車。
離家越遠, 越聽不懂別人說的話。
孫素蘭坐了大半天車,肚子實在餓得受不了, 當時國內戰亂,越發達的地方越亂,她身上的錢用來當車費的,不能花在吃的上面,想買吃的也看不到哪裡有賣,只能自己挖野菜吃。
十六七歲的她很是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做什麼,能做什麼,連打雜的活都找不到。
她很清楚不能長時間躲在人多的地方,他們會把她當瘟ll疫對待,於是決定自己進山裡生活。
在山裡住的幾天也能遇到人,都是來山裡尋山貨的人,有的人來採蘑菇,有的人來挖野菜摘野果,也有的來山裡打野味。
從小被揍的經歷讓孫素蘭害怕遇見男人,他們主動靠近自己,她就會下意識護住頭,怕捱打,所以一路上都只向女性打聽路。
在山裡遇見幾個婆婆,她主動找婆婆們說話。
她聽不懂婆婆們說的話,婆婆們也聽不懂她說的話,幸運的是一個婆婆能大概理解她說的話。
就是因為這個婆婆,她才知道自己在哪,她已經到了鄰省的省城,她跟婆婆說她想找份活計,不知道哪裡能找到活。
她已經十幾歲了,沒法一直活在山裡,遲早要找一份活乾的。
她想掙錢。
這個婆婆能理解她的話,她卻沒法理解婆婆的話,只能靠猜測點頭。
最後她坐上了去保石縣所在市的車子,車子不到保石縣,到的是另外一個縣。
戰亂時期,本省很多人跑到保石縣,因為這個縣在省裡屬於偏僻的小角落,一路過來的地形複雜,車子都難開進來。
婆婆們沒想到她是離家出走,以為她就是逃難逃過來的,問她有沒有錢,她把錢拿出來給她們看。
她的錢所剩不多,婆婆們也都是良善的人,沒有惦記她這點錢。
她們讓她去保石縣,省城的居民過得也不太好,要說相對安全且容易生存下來的地方,就保石縣了。
省城並不適合這個瘦弱黑瘦的年輕姑娘生存。
孫素蘭來到保石縣所在的市,身無分文了,媽媽給的所有錢,她都花在車費上,一路沒好好吃過飯。
婆婆們說的話,她沒聽懂幾個字,卻牢牢記住了保石縣的發音,逢人就問保石縣在哪。
有些人不願意跟她說話,有些人願意回答她,給她指了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