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三通」商號的標記,是三個豎排的圓圈,正中間由一條線穿起來,很像一根糖葫蘆。
所以老百姓給「三通」取了個外號,叫做糖葫蘆。
「你把銀子存在那裡了?」
「存糖葫蘆。」
「這批貨物誰來護送?」
「糖葫蘆。」
老百姓能夠把最常見的小零食當成「三通」的外號,這就說明瞭他們對三通錢莊的信任。
「三通」創始人裡,叫做趙仲通的膝下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女兒,女兒精明能幹,三歲就會打算盤,趙仲通把家業全都傳給女兒,要女兒坐產招夫,孩子隨母姓。
這個女兒,就是文虛仙姑的祖母趙老太太。
趙老太太生了三兒一女,趙家開枝散葉,現在孫子外孫加在一起有二十八個!
文虛仙姑是最小兒子的小女兒,她母親去世的早,記事起文虛仙姑就養在趙老太太膝下,是最受寵的孫輩。
到了該談婚論嫁的年齡,最寵愛的孫女卻要出家,立志一生都要伺奉碧霞元君。
起初,趙老太太是反對的,說:「好孫女啊,你不想嫁人,還可以像我這樣招贅嘛,生的孩子都是你自己的,跟你姓,男人不聽話,就趕他走。」
但是她依然不肯,決心斬斷紅塵,一心向著泰山娘娘。
趙老太太最後讓步了,不僅出巨資重修了北頂的正殿,還把北頂附近的林地也買下來,送給她。
文虛仙姑是帶著巨大的財富在北頂出家的,三十歲就主持北頂,把北□□得香火鼎盛,連帶著北頂的廟會也成了大集,帶動周圍的村民一起變得有錢。
文虛仙姑斬斷了紅塵,趙老太太還是把她當成親孫女的,每年過年還有八月十五的時候,要她回來吃飯,到了泰山娘娘過生日,她就去北頂捐香火錢,一出手就是大數目。
當然,趙老太太最愛的還是錢。她不像其他富商那樣喜歡在郊區大興土木修園林顯擺,越大越好。
她只喜歡繁華熱鬧的棋盤街,在三通錢莊總店後面的一個小樓裡住著,叫做趙家樓。
不喜歡逛園子,就喜歡逛街。
文虛仙姑記得小時候,趙老太太牽著她的小手逛街,誇張的閉著眼睛,「你聽,這是錢的聲音,世界上最好聽的聲音。」
又吸了吸鼻子,「你聞,這是錢的味道。世界上最美好的味道。」
「一想到這些錢會有一部分最終進去三通錢莊的銀庫,我就好開心,好快樂啊!」
甚至,當文虛仙姑堅持要出家伺候神靈碧霞元君時,趙老太太還勸她說:「錢就是紅塵俗世的神,你賺錢就是供神,賺錢也是一種修行啊。反正都是神,你伺候那個神都一樣。」
若不是文虛仙姑一心向道,趙老太太都要把她說服了。
可是現在,當年精力充沛的祖母已經躺在病榻上昏迷不醒了,她的「神」並不能讓她長命百歲。
甚至祖母變成這樣,估摸也是因為「神」。
太多人喜歡這個「神」了,都希望自己的「神」多一點,再多一點。
趙老太太喜歡賺錢,因此到八十四歲都沒有退出三通錢莊和三通鏢局的經營。
她躺在床上,依然是糖葫蘆的三大股東之一,子女孫輩只是參與到錢莊和鏢局的經營,並沒有得到趙老太太任何讓出的股份。
趙老太太的三子一女,小兒子(也就是文虛仙姑的父親)已經去世了,剩下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都還在。其中女兒也效仿了母親,坐產招夫,她的孩子們都姓趙。
所以,兩兒一女,外加二十八個孫子外孫,一共三十一個人,都有繼承權!
這還不算重孫輩和重重孫輩,有錢人娶妻納妾,生的多,如果全部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