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小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5號車間的工作環境讓範寧覺得出人意料地好。
油膩不厚,通風優良,照明充足,沒有過量噪音、煙塵、體味或油漆味。
前世在化工廠搬磚的範寧,對這類車間本有著厭惡的刻板印象,此時竟然都找不到什麼印證。
就是修得又高又寬又大,充滿機械的繁複和暴力感。
一眼掃過幾條不同的生產區間線,穿著淺灰色成套工服的工人們多以坐姿勞動,甚至免除了某些帶來繁重體力消耗的工作。
除了因廠房過大,顯得空曠且高之外,倒有點像擺著成列桌椅的教室或會議室。
督工看到一行人進來,敦促工人們挺直了身子,加快了手中的動作。
銀亮鋼棒料、鉛黃銅棒料,鎳白銅棒料、玻璃和橡膠…原材料被齒輪傳送帶運輸進場,依次接受表面狀態和尺寸精度的檢查,在蒸汽車床上進行加工。
“那是什麼?”範寧指向廠房高處的幾處房間。
它們需要從廠房角落的鋼板樓梯爬上去,再沿著牆壁邊緣的懸空鋼板小路走上一截才能到達。
“幾位車間技術組長的辦公室兼休息室。”尤莉烏絲回答道,“最裡面那兩間更大的是車間的總工程師埃洛夫先生的地方,他負責著一些生產引數的調控,並坐鎮總控制檯。”
範寧點了點頭,帶著眾人用類似Z字形的軌跡,依次穿過了銑齒機線、擺輪機線、夾板機線等生產工序區。
他在錶盤繪製區停了下來,看向眼前一位臉色暗黃,身材瘦弱,唯獨眼睛有點靈氣的女孩。
女孩戴著單片眼鏡,拿著類似前世毛筆的一種塗抹工具,先是蘸取銀黑色的顏料,用嘴輕輕含攏畫筆的尖端,然後小心翼翼地端起齒輪條帶送到眼前的錶盤,在上面塗抹錶針,刻畫字樣。
工廠主斯坦利見範寧駐足觀看,便出聲主動介紹:“我們正在趕製最新推出的金朗尼亞新曆913年紀念款手錶,從今年7月份起已開始提前預售,它們最大的賣點,是不需要任何照明就能在夜晚讀出發光的指標和刻度…”
範寧聽著斯坦利講述,雙眼眯起,目不轉睛地盯著女孩的動作。
其實他還沒來這裡之前,心中就已經有了七八分的猜想!
在勞工居住區調查時,杜邦所描述的工人死前的症狀,以及發光的屍體…讓他這個理工男第一時間想到的東西,並不是什麼神秘因素,而是——
放射性物質!
他後來在步行時,回憶過前世藍星上的時間線。
兩種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放射性元素釙與鐳,它們的發現和提純時間正是在1900年前後——維多利亞時代末期,和這個世界的時代背景類似。
不過這個世界的科技樹多少有點跑偏,在蒸汽工業的發展道路上用力過猛。
範寧這幾天去過幾次校圖書館,也轉悠過前世用來混飯吃的化學學科藏書區。
他發現前世近代化學的成就,在這裡基本都點亮了,但只要是通往現代方向的理論,這裡是一概不萌芽,不沾邊,比如現代意義上的物理化學和電化學,比如結構化學、色譜學,還有,核化學。
這畢竟還是一個神秘主義流行的舊工業世界。
範寧催動靈覺,想象三道光束交匯於胸口,讓清冷的珍珠色球體緩慢擴張,包裹出視野裡的一切。
他“看到”顏料盒、錶盤、毛筆尖,還有女孩的唇,都呈現出一種黑白條紋狀的光影色彩,這種光影外沿分裂彌散,內部又在湧出補充,不斷地翻騰和迭代著。
瓊在佈置回溯秘儀時,祭壇裡面放置物品之一,是一枚用深色物料包裹的便士銅幣,便和這種光影類似。
“衍”之相位?
難道說,放射性物質裂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