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皇子、宗親、大臣,后妃、公主、命婦,皆著素衣,每日哭喪三次,為期三天。三天之後,每日哭靈兩次,直至太后薨逝二十七天後為止。
這二十七天裡,舉國上下無論貴賤,皆須戒酒、戒葷腥,食素齋,不得婚嫁、宴飲。各地寺廟需敲鐘三萬杵,以致哀思。
穿素服,吃齋飯,這些對裴清殊來說都算不得什麼,他最發愁的就是哭喪的時候該怎麼辦。
他和太后沒什麼感情,除了前幾天是想著六皇子才哭的之外,後來裴清殊的眼淚就像是乾涸了一樣,怎麼哭都哭不出來了。
好在人的智慧是無窮的,裴清殊把自己的煩惱說給淑妃聽之後,淑妃很快就給他了一種催淚的藥膏。每次哭喪的時候,只要往眼睛上一抹,裴清殊就會哭得涕泗橫流,儼然是一位孝子賢孫。
相比之下,十皇子的伎倆就比較拙劣了。他每次來哭喪,都會懷揣半個洋蔥來到靈堂,搞得屋子裡頭一股洋蔥味兒。
因為味道太大,這招數才用了兩天,便被皇帝發覺,把十皇子臭罵了一頓,還罰了他半年的月例。
十皇子的腰包本來就不怎麼鼓,這樣一來,他就不敢再拿什麼東西來催淚了,只好在每次哭喪的時候,狠命掐一掐自己的大腿。
或許是由於太后太過偏心六皇子的緣故,裴清殊覺得他們這些皇子裡頭,沒有一個是真心實意地為了太后哭喪的。
倒是太后的幼子,裴清殊的九皇叔看起來挺傷心的樣子,已經哭暈了好幾回了。
相比之下,倒顯得皇帝也不是那麼的難過了。
裴清殊覺得,比起傷心,皇帝心裡更多的是悔恨,悔恨自己沒有在太后走之前完成她的心願,立六皇子為太子。
就算六皇子只能當幾天的太子又如何呢,起碼是對太后的一種安慰,能讓她走的安心啊!
可是現在,說什麼都來不及了。
裴清殊怕皇帝鬱結於心,會傷了身子,一有時間便去給皇帝按摩捶背,誇他是怎樣一位為了社稷著想的好皇帝,讓他放寬心,好好保重身體。
好在皇帝不是一個死鑽牛角尖的人,不僅是裴清殊勸他,兩個貴妃勸他,心腹大臣們勸他,就連他自己也在勸自己,告訴自己他做的是正確的選擇,爭取早日從那種自責的情緒中走出來。
裴清殊本以為,六皇子走了,太后也薨了,這一年裡發生的大事已經夠多了。等熬過這一陣子之後,日子就會恢復以前的平靜。
誰知太后薨逝的第十三天,也就是六皇子去世後的第十四天,平日裡給六皇子看病的太醫忽然跪倒在皇帝面前,說出了一個令整個後宮都為之震盪的訊息。
第75章 查案
這位太醫姓明,是與鐘太醫品階相同的正五品太醫院院判。打從六皇子出生開始, 就是這位明太醫給他瞧病的了。因此六皇子的身體狀況如何, 沒有人比明太醫更加清楚。
據明太醫所說, 六皇子雖然天生體弱, 這一年來身子也不大好,但他還遠不至於突然無緣無故地咳血而亡。
所以明太醫推測,應該是有什麼外力的原因,導致了六皇子的死亡。
皇帝聽說之後十分氣憤,質問明太醫為什麼不早點說出自己的疑惑。
明太醫跪倒在地,顫抖著告訴皇帝,原來事發當日, 他便起了疑心, 只是他的上司張太醫等人沒有給他近距離檢查屍體的機會。他才匆匆看了兩眼, 六皇子就被人抬了下去。
按照規矩,人死之後都要停靈七日,再入土為安。明太醫本想著次日再驗也來得及,誰知六皇子走後沒多久, 太后就跟著去了。
當時皇帝悲痛至極, 宮裡面亂作一團。明太醫沒有證據,不敢隨意和皇帝說出自己的猜測。
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