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酒牛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那遙遠而神秘的上古時代,楚國苦縣曲仁裡,一場奇異的誕生,拉開了一位千古傳奇人物的序幕。老子,名重耳,字伯陽,關於他的降臨,世間流傳著諸多神秘傳說。有人說,他的母親因感大流星而有娠,受氣於天然,卻降生於李家,故而以李為姓;也有人傳言,老子在天地誕生之前便已存在,是天之精魄,屬於神靈之屬;甚至有人繪聲繪色地描述,其母懷胎長達七十二年,分娩時剖左腋而出,而且老子一出生便是滿頭白髮,因此被稱作老子。還有人猜測,他母親無夫,老子便隨了母家之姓;或是母親在李樹下生下他,他剛一出生就能開口說話,還指著李樹作為自己的姓氏 。
老子的身世就像一團迷霧,讓人難以捉摸,而他的經歷更是充滿了傳奇色彩。在上三皇時期,他是玄中法師;下三皇時,搖身一變成為金闕帝君;伏羲時代,他化身為鬱華子;神農之時,又成了九靈老子;祝融在位時,他是廣壽子;黃帝時期,他以廣成子的身份出現;顓頊時代,他是赤精子;帝嚳之時,為祿圖子;堯在位時,他是務成子;舜的時代,是尹壽子;夏禹時,是真行子;殷湯時,為錫則子;周文王時,他擔任守藏史,掌管著國家的典籍秘藏,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甚至還有人說,他在越國是范蠡,輔佐越王勾踐成就霸業後,功成身退,遨遊於江湖之間;在齊國,他是鴟夷子,以獨特的智慧在世間行走;在吳國,他又成了富可敵國的陶朱公,善於經商,積累了萬貫家財。不過,這些說法雖然在眾多書籍中有所提及,但在神仙正經裡卻難覓蹤跡,難以被當作確鑿無疑的依據。
葛稚川對此有著自己的見解,他認為,老子若真是天之精神,就不應時而入世,時而隱退,放棄天官之位而去接受人間的爵位。天地初開之時,道術便已存在,研習道術之士代代皆有,未必一直都是同一個老子。那些晚學之徒,為了推崇老子,才會有如此這般的說法。實際上,老子是得道最為精深之人,並非什麼異類。
翻開《史記》,我們可以看到關於老子家族的記載。老子之子名為宗,在魏國擔任將軍,憑藉赫赫戰功被封於段。宗之子是汪,汪之子為言,言之玄孫瑕,在漢朝為官。瑕子解,擔任膠西王太傅,從此安家於齊。從這些記載可以看出,老子原本也是凡人,只是一些見識淺薄的道士,一心想要將老子神異化,結果卻適得其反,讓後人對長生之學產生了懷疑。因為若說老子是得道之人,人們必定會努力競相仰慕學習;若說是神靈異類,便覺得不可學了。
傳說中,老子欲西度關,前往神秘的崑崙之地。關令尹喜善於觀察風氣,他提前預知會有神人經過此地,於是早早地清掃道路四十里,滿心期待著神秘人物的到來。當老子出現時,尹喜一眼就看出他非同常人,於是恭敬地向他問道。老子被他的誠意所驚,下意識地吐舌聃然,從此便有了老聃之號。然而,根據《九變》及《元生十二化經》的記載,老子在未入關之前就已經名為聃,而且他多次更改名字,並非只有“聃”這一個稱呼。這是因為按照《九宮》《三五經》及《元辰經》的說法,人生各有厄會,到了那時若更改名字,順應元氣之變,便可延年度厄,如今許多有道之人也常常這樣做。老子在周曆經三百餘年,在這漫長的歲月裡,必定遭遇了諸多厄會,所以他的名字較多。若要確定老子的本末,應以史書實錄為主,參考仙經秘文相互參審,其他俗說大多虛妄不實。
從《西升中胎》《覆命苞》《珠韜玉機》《金篇內經》等古籍的記載中,我們得以一窺老子的容貌。他黃白色肌膚,美眉廣顙,長耳大目,疏齒方口厚唇,額頭上有三五達理,日角月懸,鼻純骨雙柱,耳有三漏門,足蹈二五,手把十文。周文王時,他擔任守藏史,兢兢業業地守護著國家的文化瑰寶;武王時,他成為柱下史,繼續為國家的文化傳承貢獻力量。時人見他長壽,故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