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劍門豆腐香 (第1/3頁)
張家豆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 30 年代川北那片廣袤而秀美的土地上,廣元劍閣宛如一顆蒙塵的明珠,鑲嵌在群山峻嶺之間。那個動盪的年代,戰火紛飛,民生艱難,但這裡的人們依然堅守著自己的土地,傳承著古老的美食文化,而其中的豆腐,更是一絕。
劍閣的豆腐,以其質地細膩、口感嫩滑而聞名遐邇。在這物資匱乏的歲月裡,豆腐成了人們難得的美味享受。無論是清晨那炊煙裊裊的街頭巷尾,還是傍晚那油燈閃爍的燈火闌珊處,那陣陣豆腐的香氣總是瀰漫在空氣中,撩動著人們轆轆的飢腸。這裡的豆腐做法五花八門,麻辣豆腐的火辣熱情、口袋豆腐的精巧別緻、熊掌豆腐的醇厚濃郁……每一道都讓人垂涎欲滴,彷彿是一場舌尖上的狂歡。
在縣城的一條老街,有一家遠近聞名的豆腐店,名叫“香滿閣”。這座小店在風雨中略顯滄桑,卻承載著無數食客的美好回憶。店面不大,裝修也因歲月的侵蝕而顯得陳舊,但那乾淨整潔的桌椅和牆壁上掛著的一幅幅豆腐製作的老照片,都透露出一種歲月的沉澱和溫暖。
店主是憨厚老實的張小剛,一個土生土長的劍閣漢子。他身材高大,面板黝黑,那寬闊的肩膀彷彿能扛起生活的一切重擔。在這動盪的時代,張小剛的臉上總是帶著樸實的笑容,讓人一看到就感到無比親切,彷彿能從他身上尋得一絲生活的安穩。
張小剛打小就跟著父親做豆腐,那時候,小小的他站在高高的板凳上,墊著腳尖,努力地想要看清父親手中的每一個動作。父親那熟練的磨豆、煮漿、點滷的場景,在他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他對豆腐的製作工序充滿了好奇,那一顆顆圓潤的黃豆如何變成潔白如玉的豆腐,彷彿是一個神奇的魔法。
父親手把手地教他,耐心地講解著每一個步驟的要領。從挑選優質的黃豆,到掌握恰到好處的點滷技巧,每一個細節張小剛都學得格外認真。在那個艱苦的年代,他的小手在父親的大手的引導下,輕輕地推動著石磨,那乳白的豆漿緩緩地流淌出來,帶著濃濃的豆香,也帶著生活的希望。
寒來暑往,張小剛在豆腐的香氣中漸漸長大。他的身影從那個小小的板凳上,逐漸成長為能夠獨當一面的豆腐師傅。他繼承了父親的手藝,也傳承了那份對豆腐的熱愛和執著。即使世道艱難,他也從未想過放棄這門手藝。
一天,陽光艱難地透過雲層灑在“香滿閣”的招牌上,反射出微弱而溫暖的光芒。店裡來了一位城裡來的姑娘,她叫申秋菊,長得眉清目秀,氣質不凡。申秋菊一頭柔順的長髮如瀑布般垂落在她的雙肩上,她的眼睛明亮而清澈,彷彿藏著星辰大海。她身穿一件簡約但不失優雅的白色連衣裙,裙襬隨著她的步伐輕輕搖曳,宛如一朵盛開在亂世中的百合。
申秋菊是個勇敢的美食探索者,在這動盪不安的年代,她的生活依然充滿了對美食的探索和追求。聽聞劍閣豆腐的大名,她特地從繁華卻又混亂的都市趕來,想要探尋這傳說中的美味,在苦澀的生活中尋找一絲甜蜜。她輕盈地走進“香滿閣”,那一瞬間,店裡彷彿被注入了一股清新的風。
申秋菊點了幾道菜,坐在靠窗的位置上,靜靜地等待著。當第一口豆腐入口,那細膩的口感和獨特的香味瞬間征服了她的味蕾。在這個食物短缺、品質粗糙的年代,這樣的美味讓她的眼睛裡閃爍著驚喜的光芒,彷彿發現了新大陸。
申秋菊放下筷子,迫不及待地找到張小剛,提出想要拍攝他製作豆腐的過程,放到網上,讓更多人瞭解劍閣豆腐。在這個資訊傳遞困難的時代,這樣的想法顯得尤為珍貴。張小剛有些猶豫,他從未想過自己做豆腐的日常會被這麼多人關注。他那憨厚的臉上露出一絲靦腆,雙手不停地搓著圍裙。
但看著申秋菊誠懇的眼神,那眼神中充滿了對豆腐的熱愛和對他手藝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