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分工與協做 (第1/2頁)
六碗真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謝宴君將搪瓷杯放在泉眼下滴水。
徑自走出原始森林。
從哪裡進來從哪裡出去,自然也是要從海島中間出去廁所才可以。
“好了嗎?怎麼還沒出來啊?”
從海島出來在廁所裡面的謝宴君,看了一下腳邊的陶土罐,緊接著鬆了一口氣。
幸好這罐子裡面已經有尿了,要不然也解釋不清上個廁所裡面怎麼幹乾淨淨的。
現在一罐子人尿可是能換工分的。
這一陶土罐子的量可以換3個工分,雖然不是很多,但是也不算少了。
稻田一年到頭才買個一兩百斤的肥料,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的水稻產量這麼低。
除了種子質量不怎麼好之外,還不是因為施肥施的少了。
“好了,出來了。”
謝宴君開啟門走了出來。
在外面催促的正是李衛東,看他還是一副沒睡醒的樣子,雙眼朦朧。
二人沒有搭話。
他鍋裡煮好早餐了,柴火已經燒滅。
哪怕謝宴君是自己煮飯,也不敢有任何的逾距的地方,知青們隨時都可能出來。
還是跟大傢伙一樣,隨便吃上一點可以抵飽肚子就已經很不錯了。
吃過飯,謝宴君將水果糖放在了口袋裡面,雖然上輩子的盡頭吃過很多好吃的,玩過很多好玩的東西,可他還是覺得現在好。
雖然物質上極其貧瘠,可是他精神上是滿足和愉悅的,前所未有的踏實。
還是下鄉插隊的日子值得懷念,人生短短几十載,他只懷念自己的前半生。
後半生太孤獨寂寞了。
謝宴君順著上輩子的記憶,很快就來到了陌生而又熟悉的生產地。
這時候村民和其他知青們也都捱三頂四到這裡。
看到荷花屯一張張熟悉的面孔,謝宴君頓時感覺到特別的踏實和親切。
這年頭的生產小隊差不多都是同一個宗族姓氏裡面參加集體勞動的,謝宴君很巧不巧的分到荷花屯大隊下的第二生產小隊。
荷花屯大隊下一共有五個生產小隊。
陳建民正好是小隊長。
當——當——當——當!
剛剛到廣場的謝宴君,轉頭就看到陳建國已經在香樟樹下敲起了大鐘。
這是我們第二生產小隊的出工鐘聲。
“大家都開始上工了,儘快幹完中午就可以休息了,要不然中午紅日高照,曬到中暑。”
陳建民拿著一個破舊掉色的喇叭,走在村中間叫喊了起來,擔心一個個睡過頭。
順著聲音瞧過去。
此時的陳建民比謝宴君記憶中要年輕一點,一米七四的身高,身材魁梧,面板黝黑,兩道眉毛是又黑又粗,鼻尖上熱得冒汗。
也不知道他是熱的還是人沒齊焦慮的原因,手巴掌是異常的乾裂粗糙,彷彿是一張皺巴巴的樹皮一樣,指甲蓋裡面都是黑黢黢的泥土,似乎永遠都是腳穿一雙綠色的解放鞋。
謝宴君很早就無父無母,曾經也是將陳建民當成過他的父親一樣,可陳建民始終都覺得他配不上陳雪兒,對謝宴君是百般奚落。
可陳建民就是刀子嘴豆腐心,一直還是很關愛謝宴君,安排的工作都比較輕鬆。
第二生產小隊很快就人齊。
陳建民掃視了一下眾人,這一隊就已經分了五個知青,是兩男三女的。
這會每個生產小隊都很不喜歡婦女或者是長的白白淨淨看著瘦肉的知青,以貌取人,覺得他們幹不了多少活,是小組的拖累。
陳建民的堂嫂叫祝招娣,瞥了一眼張小芳,忍不住嗤笑了一聲,很是嫌棄。
“建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