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走一張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20章 大朝會,議北方(二)
劉宏看了一眼臺下朝臣,輕咳一聲,繼續說道:“制曰:
自三皇治世,五帝分倫,帝者以牧養生民為社稷,當體上天好生之德,循加萬物。
君明則臣舉,朝野同心矣。
幷州者朝之上州,內治生民,而外御諸夷。
特封河間郡王劉寒加鎮北將軍,領軍十萬,兼併北大都督,提調朔方、雲中、五原、雁門、定襄五郡一切軍政要務。
賜便宜行事,所至之處如朕躬親。
欽此!”
“臣弟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此刻,劉寒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十萬大軍!
而且還是朝廷認可的。
這份權力,太大了!
要知道漢末武官職位很低的,漢末三傑平黃巾的時候也只是中郎將。
將軍並不常置,有戰事時才冠以統兵者將軍之稱,所以平時一般武官所能獲得的最高官職為中郎將,品秩為“比二千石”,掌管皇家衛隊,屬光祿勳管轄。
現在自己能獲得這麼大權力,主要原因還是因為自己是皇弟。
一上來就是鎮北將軍,位次三公,在四徵將軍之下。
“陛下,老臣認為不可輕易動兵,當安撫為主。”
不出意外,意外還是來了。
此時站出來說話的正是袁逢。
說起來袁逢其實今年蠻倒黴的,四月,京兆地震,司空袁逢罷;以太常張濟為司空。
剛當上三公沒多久,又沒了。
劉宏看著袁逢,眼色不善,“卿有何高論?”
袁逢被皇帝盯著心裡發怵,但仍硬著頭皮說道:“邊疆苦寒,侯爺萬金之軀如何能生活在那裡?況且國庫空虛,經不起大戰。
從光武帝至今,吾天朝對草原的政策一直秉持著分化、拉攏,一旦動兵,草原蠻夷極有可能北竄,找都找不到,待王師疲乏,又南下劫掠。
出兵太過勞民傷財,望陛下三思!”
劉宏看著袁逢從中攪亂,如果眼神能殺人,那袁逢已經是一具屍體了。
自大將軍竇武族滅,外戚勢力在朝中一蹶不振,朝中勢力由原先的外戚、士族、宦官變為士族、宦官、外戚,屬於外戚的權力早已被士族瓜分。
倘若此次劉寒成功領鎮北將軍,麾下十萬大軍,那麼朝堂格局必將發生新的變化,皇帝沒有了外戚,宗親必將崛起!
十萬大軍在劉寒手中,那就意味著天子手中多了十萬大軍,士族必將受到削弱,這是袁逢不願意看到的。
因此,在失去先機之後,袁逢只能硬著頭皮說。
劉寒自然知道袁逢的小心思,他看向龍椅上的皇兄,沒有說話。
“袁大人此言差矣,王爺乃是鎮北將軍,非徵北將軍,此次前往幷州乃是戰略防禦,不是主動進攻,何談出兵一說?況且此刻陛下已明發詔書,袁大人難道想陛下撤回聖旨,朝令夕改嗎?
敢問袁大人是何居心?”
盧植忠於皇室,雖也是士族出生,但不與袁氏為伍,況且他對劉寒除了滿意,還是滿意,若不是因為劉寒身份特殊,早就想把女兒嫁給他了。
此刻仗義執言,懟的袁逢下不來臺。
“盧大人莫要血口噴人,老臣萬萬不敢有此打算!”
劉寒倒是沒想到盧植的嘴竟然有兩把刷子,不是儒將嗎?懟起人來竟如此犀利,轉移矛盾,把問題轉移到皇權上,搞得袁逢下不來臺。
“若我記得不錯,上回被我說得吐血的,也是姓袁的大人吧。”
劉寒一臉疑惑地說道:“莫非我和姓袁的天生犯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