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提純 (第1/2頁)
炮灰沒有回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公元前708年,標槍投擲作為一項運動,首次在古希臘奧運會上亮相,之後也一直流傳到了後世,已經成為運動會上的田徑賽固定專案之一。
而它的起源,就是原始人的狩獵工具矛。
矛的槍頭一開始是木頭竹子或者骨頭之類,頭部磨成尖銳的形狀,往獵物身上投擲。
寒枝的部族用的就是最基礎的木矛,穿透力弱,又容易折損。
而寒枝製作的這一批生鐵標槍頭,每個都被細緻的打磨了一遍,一眼望去,槍頭都發出冷白的寒光。
只要在獵物進入範圍內,將標槍投擲出去,就一定能把獵物插個透心涼。
寒枝之所以選擇標槍,還因為它是彈道武器。
所謂彈道武器,也就是離開了人手的持握,還能依靠動能繼續殺敵。
同型別的還有弓箭、弩、和投石車之類,都算是彈道武器的一種。
彈道武器有一個很好的優點,可以縮小平衡狩獵中的體力差距。
即使是力氣沒那麼大的人,只要學會了使用標槍或者弓箭,就可以在狩獵中發揮和力氣大的人一樣的作用。
彈道武器的使用,讓獵人的範圍變得包容,增加了潛在獵手的來源。
寒枝的部族裡,多數都是女性族員,而且還因為長期的營養不良而過分瘦弱。
其實能給她們使用弓箭是最好的,但是弓箭需要漫長的時間練習才能有效果。
除去時間成本,族裡現在也沒有製作弓弦的材料,弓身倒是有,竹子就很不錯。
如果能打回來幾頭野鹿就好了,鹿筋是製作弓弦的好材料。
只要標槍可以順利投入使用,打回大型獵物就變得容易很多,弓弦的材料早晚能湊齊。
寒枝並不著急,她現在都有鐵器了,主要是急也沒用,她能憑空變出材料不成?
要知道人類從石器時代到鐵器時代,中間可是經過了近兩百萬年的時間。
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寒枝,只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用光速來形容都不為過。
寒枝改良的這批標槍不止是把頭從木換成了鐵,而且把標槍尾也改動了一下。
完全成型的改良型標槍,在後世有一個專門的名字,叫做梭鏢投擲器。
所謂的梭鏢,也就是用石頭、木頭或動物的大骨磨尖裝在木杆的一端即為梭鏢頭。
寒枝用的是木頭梭鏢,簡單易得。
投擲器的使用縮短了男女在打獵時的差異,加上梭鏢以後,兩方的差異繼續縮小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族長拿起一根標槍,掂了掂,槍身是竹子做的,所以並不是很重。
她舉起標槍,朝著前方樹林,猛的投擲出去。
標槍在急速的飛行中,產生了輕微的破空氣流聲,隨即“奪”的一聲,插進了林中的一棵樹上。
族長不好意思的撓撓頭,哎呀,歪了,目標本來是旁邊那棵樹的。
寒枝倒是不知道族長此時的心理活動,她跟著族人一起,去看改良標槍的使用情況怎麼樣。
標槍頭深深的嵌進了樹身中,族人拔不動,最終還是族長自己拔了出來。
這使用效果也不用多說,聽原始人的返祖歡呼聲幾乎衝破雲霄就知道了。
寒枝也跟著微笑起來。
這就是槓桿原理!厲害吧!
十七人的狩獵隊隔了許久,終於又被族長組織起來去打獵了。
採集隊依然出去採蘑菇,寒枝則拉著小夥伴們,又開始了其他計劃。
族長帶回的鹽。
兩百四十包鹽,是族人從來沒有見過的數量,太多了。
他們往年能換個一百包,都算是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