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學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業八年,春風初至,萬物復甦之際,大隋帝國卻已蓄勢待發,劍指東北邊陲的高句麗。
隋大業八年(612年)正月,隋煬帝面對高句麗屢兵相犯,下詔東征。大軍分水陸兩路大軍,共計1 133 800人,號稱200萬,對高句麗展開進攻。其中左五軍渡遼水進攻建安城(今蓋州市青石嶺鎮高麗山城),另有右詡衛大將軍來護兒率水軍由東萊(山東掖縣)出發,浮海進攻。結果水陸兩軍糧草供應不上,而先後大敗而歸。
這一年,對於大隋而言,是榮耀與考驗並存的一年,對於無數將士而言,則是用生命書寫忠誠與勇氣的時刻。
遼水,這條自北國深處蜿蜒南下的長河,如同一條銀色的巨龍,靜靜地守護著中原與東北的邊界。
冬日的遼水,雖已漸漸褪去厚重的冰甲,但河水依舊帶著幾分刺骨的寒意,冰凌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下若隱若現,彷彿是大地深處不屈的靈魂在低語。
在這片遼闊而蒼涼的土地上,隋軍左五軍正緊鑼密鼓地準備著他們的征途。
天空灰濛濛的,雲層低垂,彷彿隨時都會傾瀉下一場大雪,但這絲毫沒有減弱將士們的鬥志。
營帳間,炊煙裊裊升起,與遠處的山巒交織成一幅蒼涼的畫卷。
“兄弟們,集合了!”一聲響亮的號角劃破了清晨的寧靜,士兵們迅速從溫暖的營帳中走出,集合在寬闊的校場上。校場中央,一位身著鐵甲、英姿颯爽的將軍矗立,他便是此次征討高句麗的領軍人物——楊烈。
楊烈的目光如炬,掃過每一個士兵的臉龐,他的聲音透過寒風,清晰而堅定:“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是無數先輩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安寧。
如今,高句麗賊寇侵擾邊境,挑釁我大隋天威,作為大隋的勇士,我們豈能坐視不理?”
士兵們聞言,胸中湧動著熱血,紛紛挺直了腰板,手中的兵器在陽光下閃耀著寒光。“為了大隋,為了家國,我們誓死不退!”整齊的吶喊聲震天動地,迴盪在遼水兩岸,彷彿連河水都被這股力量所震撼,翻騰起層層浪花。
隨著楊烈的一聲令下,隋軍左五軍正式踏上了征討高句麗的征途。他們沿著遼水逆流而上,穿越了一片片荒涼的草原和險峻的山脈。
沿途,山川壯麗,白雪皚皚的山峰直插雲霄,茂密的森林在寒風中搖曳生姿,但這一切美景都未能吸引楊烈和他計程車兵們駐足。
“傳令下去,加速前進,務必在日落之前抵達建安城下!”楊烈的聲音在隊伍中迴盪,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鼓聲雷動,馬蹄聲震天動地,隋軍左五軍如同一條黑色的巨龍,在遼水畔奔騰向前。
路途並不平坦,他們不僅要面對嚴寒的天氣和崎嶇的地形,還要時刻警惕高句麗探子的偷襲。
然而,在楊烈的帶領下,士兵們團結一心,勇往直前。他們相互扶持,共同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
夜幕降臨,隋軍左五軍終於抵達了建安城下。望著這座堅固的城池和城牆上嚴陣以待的敵軍,士兵們的眼中沒有絲毫畏懼。
他們知道,這場戰鬥將是一場硬仗,但他們更相信,在楊烈的帶領下,他們一定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
與此同時,在東萊港,另一場大戰的序幕正在悄然拉開。這裡,海風猛烈,波濤洶湧,彷彿連大自然都在為即將到來的決戰助威。右詡衛大將軍來護兒,這位被譽為“海上蛟龍”的傳奇將領,正站在旗艦的甲板上,目光如炬,掃視著前方無垠的海面。
“將士們,我們是大隋的水上長城,是高句麗人無法逾越的屏障!”來護兒的聲音穿透風浪,響徹艦隊。他深知,此戰不僅是對高句麗海上防線的考驗,更是對大隋水軍實力的一次全面展示。
“將軍,我們已準備就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