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學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隋開皇十八年(598年)二月,隋朝開始了收復遼東的戰爭。六月隋派王諒率水陸30萬大軍討伐高句麗,兵進遼水。高句麗嚇得“遣使謝罪,上表稱遼東糞土臣元”隋罷兵。

春日的天空依舊帶著幾分冬日的寒意,晨曦初破,薄霧繚繞在廣袤的原野上,彷彿是大自然對即將到來的戰爭所披的一層輕紗。隋軍大營內,戰鼓聲如雷鳴般響起,每一聲都震撼著將士們的心房,激起了他們胸中沸騰的熱血。

楊諒,這位年輕而果敢的將領,身著一襲銀甲戰袍,站在中軍帳前,身形挺拔如松,目光如炬,穿透了清晨的薄霧,直射向遠方那片未知而充滿挑戰的遼東大地。他手執一柄長劍,劍尖輕觸地面,發出清脆的聲響,彷彿是在向天地宣告著即將展開的正義之戰。

“將士們!”楊諒的聲音渾厚有力,穿透了戰鼓的轟鳴,傳遍了整個大營,“高句麗屢犯我境,殺我百姓,掠我財物,此等行徑,天理難容!今日,我們奉命出征,不僅是為了保衛家園,更是為了那些無辜受害的百姓討回公道!”

“蕩平遼東!蕩平遼東!”三萬將士齊聲高呼,聲音匯聚成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激盪著整個營地,連天上的雲彩似乎都被這股氣勢所震撼,紛紛避讓開來。他們的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那是對勝利的渴望,對家園的熱愛,更是對正義的堅守。

轉眼間,春去夏來,六月的遼水之上,波光粼粼,戰船如梭,旌旗獵獵,隨風飄揚。隋軍水陸並進,勢如破竹,直逼高句麗腹地。天空中,幾隻雄鷹盤旋,似乎也在為這場即將到來的大戰而振翅助威。

李靖,這位智勇雙全的大將軍,站在一艘巨大的戰船上,眺望著前方那片陌生的土地。他的臉上沒有絲毫的畏懼,只有對勝利的堅定信念。他知道,此戰不僅考驗著士兵們的勇氣和毅力,更考驗著他作為統帥的智慧和決策能力。

“傳令下去,全軍加速前進,務必在日落之前抵達高句麗都城之下!”李靖的聲音堅定而有力,透過傳令兵迅速傳遍了整個艦隊。將士們聞言,紛紛振奮精神,加速划槳,戰船如同離弦之箭,向著目標疾馳而去。

高句麗王高元在得知隋軍大舉進攻的訊息後,大驚失色,連忙召叢集臣商議對策。然而,面對隋軍的強大攻勢,他們似乎已無力迴天。最終,高元決定派遣使者攜帶重禮,向隋軍請罪求和。

使者跪在李靖面前,雙手捧著裝滿珍寶的托盤,顫抖著聲音說道:“大將軍,我王已知錯,願獻上這些珍寶,以求兩國和解。”

李靖冷笑一聲,目光如電,直視著使者說道:“珍寶?我朝疆域遼闊,物產豐饒,豈會稀罕你高句麗之物?你王若真有誠意,便應撤軍回境,永不再犯我邊境。否則,我大軍所至,定讓你高句麗灰飛煙滅!”

使者聞言,面如土色,渾身顫抖不已。他知道,李靖的話並非虛言,隋軍的實力遠非高句麗所能匹敵。他連忙收起珍寶,匆匆退下,回去向高元覆命。

不久之後,高句麗王高元迫於壓力,不得不宣佈撤軍,並向隋朝上表稱臣。遼東之戰,至此暫告一段落。然而,對於隋軍將士們來說,這場勝利只是他們保衛家園、維護和平道路上的一小步。他們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還有很多挑戰等待著他們去面對。

當訊息傳回隋軍大營時,將士們歡呼雀躍,慶祝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

戰爭結束後,隋軍並未立即班師回朝,而是留在遼東,幫助當地百姓重建家園,恢復生產。李靖更是親自深入民間,瞭解百姓疾苦,推行了一系列利民政策,深得民心。

建安城與安市城內,百姓們紛紛走出家門,歡慶勝利,感謝隋軍的守護。街頭巷尾,歡聲笑語不斷,彷彿連空氣中都瀰漫著和平的氣息。

然而,對於李靖而言,這場勝利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開局明末戰場,首秀三連殺

開局明末戰場,首秀三連殺

簡單2023
關於開局明末戰場,首秀三連殺: 滿朝斥謾誓滅胡,天軍浩浩出邊隅!經天緯地何足道?薩爾滸下血一湖。我,王九;穿越大軍最普通的一員,也是明末戰場上最不起眼的一名小兵。歷史家筆下的明末是殘敗的,可史書涼薄,載不了千萬人吾往矣的風骨。我真實身處明末,投身戰場,它便是我的國,它就是我的家。大明江山風光豔麗是真;好勇鬥狠,人命如草是真;將士熱血灑江河是真。“可王九無悔,大明有我,亦快哉!”
歷史 連載 218萬字
關於我在崩壞三的離譜生活

關於我在崩壞三的離譜生活

水中墨印
關於關於我在崩壞三的離譜生活: 我叫洛塵,我穿越了。沒錯,本來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休伯利安甲板清潔工而已。但為什麼我會穿到崩壞三的世界裡啊!雖然能和熟悉的她們一起生活,但這真的是我認識的崩壞三嗎?怎麼這麼離譜啊喂!
歷史 連載 19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