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原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PS:謝謝大家一直的支援。

******

掃了眾人一眼,楊帆不緩不急地問道:“你們認為這些使臣來到大唐的目的是為了什麼?”

沒等房玄齡幾人回答,李世民便急不可耐搶先回道:“大唐威震四海,當然是仰慕大唐文化而來。”

鼻孔都朝天了,簡直不可一世,不過,大唐確實比外族人高人一等,有他驕傲的理由,見到眾人都沒有反駁,李世民更加自戀。

看著如同小孩一般的李世民,楊帆有些無語,再次問道:“那你們清楚這些使臣或者一同前來的外族學子都在大唐學習什麼嗎?”

這個問題眾人都不由自主的望向房玄齡,作為宰相他是最清楚怎麼安排這些外族的。

房玄齡稍一思考馬上便開口回道:“外族學子進入的都是偏門,並沒有進入國子監,至多有一些人在太樸寺。”

聽到回答,楊帆馬上露出了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別人是來偷你技術的,當然不會去國子監學習什麼四書五經。

想與天朝人比吟詩作儒家學說拍馬也趕不上,他們真正想偷師的正是天朝人認為是偏門的專學。

隨著楊帆的問題深入,剛才氣得頭頂冒煙的李世民也不由眉頭緊皺若有所思。

而程咬金幾人卻是有些摸不著頭腦,倒也不怪他們,畢竟時代的侷限性。

最後還是程咬金忍不住問出了眾人心中所想:“這些外族學子去學偏門有何不妥?”

問到了點子上楊帆便不在藏著掖著,乾咳一聲清了清嗓子開口解釋:

“外族學士進入偏門看似無用,實則狼子野心,比如:學習農學可以增加糧食產量,學習冶煉可以製造盔甲、武器,即使是進入太樸寺,除了可以生衍畜牧,又可以減少戰馬損耗,這些看似無用的偏門恰恰是增強國力的無上法門。”

正所謂,天地有陰陽,月亮有盈虧,王朝亦是如此,如今大唐強盛,他們不敢動彈,誰又能保證一直如此。

一盈一虧,變數極大,假若某個藩國學到了最先進的技術,國力一直在增強,而大唐某個時期出現國力衰退,你們說這些潘國會不會亮出僚牙。

隨著楊帆的解釋,眾人這才恍然大悟,不過隨即又讓李恪有些迷茫。

只見他站起身來執師之禮問道:“那如何防止這些技術流傳出去?難道直接趕他們走?這樣豈不是顯得我們天朝太小家子氣?另外,如此說來,大唐學子進入國子監學習豈不是沒什麼大用?”

喝了一口茶水潤了潤有些發乾的喉嚨,楊帆接著解惑:

“當然不能直接趕他們走,閉關鎖國只會故步自封,但我們必須要把最先進的核心技術掌握在手中,最好的辦法就是大力發展先進的技術,永遠比其他藩國更加先進、更加強大。至於進入國子監學習有沒有用,回答當然是肯定的,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有很多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其中包含了治國、齊家、修身的大道理,是一個國家強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看到眾人頻頻點頭,倒讓楊帆過了一把當老師的癮,而吳王李恪卻是雙眼閃閃發光,其中又夾雜著難以置信。

自己的父皇與宰相居然如同學生一般聽得津津有味,其間更是頻頻點頭贊同,要不是他們一起從皇宮出來,他真會覺得是不是碰上了一個假的皇帝。

楊帆說完,現場沉默了好一會兒,只見房玄齡站起身來對著楊帆躬身行了一禮,感嘆道:“沒想到小友憂國憂民,考慮得如此周全與深遠,倒是我們目光短淺了,請受房某一拜。”

而李世民一臉陰晴不定,心中不由暗想:“這棒槌也太妖孽了些,幸好性情衝動、貪財好色有弱點,不然這樣的人只能忍痛除掉才安心。”

看到房玄齡如此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錦繡謎案錄

錦繡謎案錄

司馬上松
關於錦繡謎案錄: 小說梗概大楚盛世,表面歌舞昇平,實則暗潮洶湧。京城名捕蘇御,劍術卓絕、心思縝密,因一樁離奇命案卷入驚天陰謀。禮部侍郎暴斃家中,死狀可怖,周身佈滿詭異紫斑,似中毒卻又無常見毒物跡象,現場只遺落一塊繡工精美的手帕,手帕一角繡著神秘紋路,似是某種暗記。蘇御受命查案,牽出侍郎府內諸多腌臢事,妻妾爭寵、幕僚謀私,眾人皆有嫌疑,卻又證據不足。隨著調查深入,又有多起相似命案在權貴之家發生,死
歷史 連載 19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