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邪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陳慶之家境貧寒,但家傳耕讀一直沒丟,所以兄妹二人均熟讀詩書,且陳慶之腦智心堅,飽覽經義,尤喜兵書,遂一路遊學北上,在嵩山偶遇周興嗣,拜其為師,後來就追隨衛照臨了。陳慶之在外有五六年沒回家了,這次回來就是要把全家暫時遷至光州,以了卻一樁心事,解除後顧之憂,安心做事。他計劃經吳興郡到會稽郡春風茶莊考察一番,然後坐船回到光州,於是就把自己的計劃告訴了父母,二老當即同意舉家搬遷,隨兒子到大周安居,一切以兒子為重。
陳慶之在家沒住幾天,就帶上全家出發離去。家裡沒什麼值錢的東西,所以行李很簡單。
這日,陳慶之一行南下,然後東行就來到了吳興郡下若裡村。吳興郡位於太湖的南岸,處於義興郡和會稽郡之間。之所以來到這裡,是因為護衛頭領毛雲川曾護商到楚國,在下若裡村結識了一個叫陳霸先的人。
陳霸先,字興國,是這個村的村長,也就二十多歲,為人豪爽,喜結朋友,武藝不凡,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毛雲川護隊經常在這裡休歇宿食,且給些雪鹽、白酒和綠茶,叫他在周邊販賣,以補家資及村用。這一來二去,陳霸先就和護商人員打成一片,結為兄弟,下若裡村自然就成了楚國行商路途中的一個據點,而且陳霸先多次為護商隊解決了不少在當地遇到的難事。
但這次卻沒見著陳霸先,一打聽才知他被郡衙給抓了,且秋後問斬,這可把眾人愁壞了,他們都想救陳霸先。
其實案情很簡單。這楚國和周國以及其他封建王朝都有一樣的通病,就是立國者勵精圖治,後繼者稀鬆拉胯,貪汙腐敗,魚肉百姓,民生不易。這下若裡村剛收完夏糧,收糧官就來催收稅糧。收糧官叫鄭耀思,耀武揚威,吃拿卡要,沒人敢得罪。作為村長的陳霸先自知其中的厲害,自然是好酒好菜伺候著鄭耀思,把他當成老佛爺,只期其收糧稅時不要過於苛刻,自古至今都是民怕官。
這日傍晚,陳霸先正陪著鄭耀思喝酒,村裡來人說晚上恐有雨,是否要把稅糧搬至村中祠堂避雨。陳霸先一看天空,也覺有雨,他不放心,親自隨村民去搬糧食,留下鄭耀思一人喝酒。等搬完糧食回到家中,就聽到妻子大喊大叫,陳霸先就知大事不好,進屋一看,妻子衣服被扒光,鄭耀思酒氣沖天,張牙舞爪,趴在妻子身上欲行不軌之事。
陳霸先哪裡受得了,抓起鄭耀思就是一拳,直接將之擊撞牆壁,鄭耀思當場吐血而亡。陳霸先也沒想到鄭耀思這麼不經打,連一拳之力都經受不住就直接命喪黃泉。他知道殺死朝廷命官,死罪難逃,立即叫村民把妻兒送至太湖朋友家,自己到郡衙投案自首。
郡守一聽殺了稅官,這還了得,以後還怎麼收稅,以後賤民還怎麼遵循官老爺的旨意,必須以儆效尤,即使陳霸先陳清案情,也起不了任何效果,當即結案,以抗稅殺害朝廷命官為名判為死刑。
陳慶之瞭解情況之後,一時也束手無策,他都五六年不在楚國了,對楚國情況不清楚,即使想救陳霸先,現在也無資源可用,可以說是兩眼一抹黑。毛雲川眾人也就是在楚國護送貨物,對當地府衙政事以及人際關係根本不熟。陳慶之知道劫獄風險太大,不到萬不得已,斷不可行,不然人沒救著,自身將陷入萬劫不復之中,還有可能引起兩國紛爭。
陳慶之就這樣一路想著一路就進入了會稽郡境內,突然他想到小姐說的一句話,“能用錢解決的事那都不是事”,心中有了想法,可以一試。也許一直和武者在一起待久了,一門心思就想著打勝戰,解決問題的方式往往侷限於以武力為主,而忽略了其他處理事務的手段。
到達春風茶莊後,陳慶之將王玄的信函交於掌櫃王衝,並告知陳霸先之事。王衝是王玄的家奴,買來之後就改姓王,一路打拼,展現實力,深得家主信任,直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