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邪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衛照臨和陳慶之一行在達奚武和辛威的引領下,第一次從飛狐陘進入空中草原。此時的草原仍是蒼黃千里,白雪皚皚,衛照臨等人是看不到一覽無涯、綠草如毯、鮮花遍野的大草原了。她臨行前來到這裡,主要想親眼看看一個冬天下來,山上的人過得咋樣,騎卒訓練效果以及完善之處。
她對騎兵是真的一竅不通,儘管現在這些人都使用上了雙馬鐙、馬刺和馬掌。來到山上的第二日衛照臨就觀看了騎卒演練,也瞭解到騎卒對這些裝備非常滿意,她也心裡大安,立即佈置裝備盔甲刀具,使其成為一支真正能作戰的騎兵。同時要求山上維護好道路,確保騎卒出山時刻暢通無阻。
安排好一切,第三日衛照臨眾人與斛律光、達奚武和辛威告別,離開空中草原,經淶源縣、易縣、蒲陰縣、南營州到達滄州。在滄州主要看碼頭地址和修建情況,碼頭在一個叫黃河口(今黃驊縣)的地方,正在完工之中,衛照臨感覺現在渤海海岸線跟前世有點不一樣,就是灘頭後移了。滄州設有雪鹽製作基地,有了船運碼頭,運輸費用將會大大降低。另外這個碼頭衛照臨還有大用。
隨後,衛照臨一行南渡黃河,直奔青州,與舅舅王玄會面,介紹了陳慶之等人,講了自己行程和打算,隨即帶領眾人觀摩商山鋼鐵基地,然後來到光州造船廠,對造船廠進行了視察。衛照臨所要的船隻很快就能完工。陳慶之在此別過衛照臨等人西向而去。他先隨賀拔嶽到兩山檢視,然後再趕往嵩陽書院。賀拔嶽將安排好兩山相關事宜再返回青州。
而衛照臨在此期間就和舅舅、懷文師傅、祖𣈶父子以及韋孝寬等人商議相關事宜。
一是衛照臨說起了那座長生島(今遼寧長興島),眾人都無感,也不知道小姐為何要找此島。衛照臨現在也不知道這島在這個時代有沒有,若有,她也不能確定島上有沒有人居住或被哪個國家佔據。她現在的策略是今年先去找到島,後根據探看情況採取何種措施進行佔據。
二是要求光州造船廠擴大船塢,到明年五月至少要造出四艘大型鐵甲樓船,商山鋼鐵基地提供鋼製蒙皮,加固船體,青州方面要在人力、物力和財力上全力支援。
三是要求韋孝寬在小船上立即開展槳手和水卒訓練,人員先從青州和光州及商山護衛中抽調五十名,韋孝寬親自挑選,從鄔家村來的識水性人優先。
安排好一切,衛照臨給黃梅村去信,要黃梅村分批安排護衛,主要是弓箭手和步卒到青州來,到年底不得少於二百名,同時招募人員補充和訓練。
時間來到五月,一切就緒,衛照臨帶上韋孝寬、賀拔嶽、諸葛明及護衛、船員五十餘人乘船向東北行駛,尋找長生島。衛照臨估計也就二百海里,也就不到四百里。值得慶幸的是,他們看到了那座島。
眾人問衛照臨如何得知此地有島,衛照臨似真似假道:“有一古書記載,秦始皇為了尋找長生不老之方,就派一個叫徐福的方士到東海求仙問神。這徐福帶領數千童男童女和精壯武士,滿載奇珍異寶,強弓勁弩,一路浩浩蕩蕩開啟神武東征之旅。他們踏遍蓬萊、方丈、瀛洲三島,根本就沒找到什麼神仙府邸及長生不老之藥,不得已打道回程。可在回去的路上,海上大霧瀰漫,船隊迷失航向,鬼使神差地轉到一個島上。只見此島紫氣華升,清泉潺潺,鮮花盛開,瓜果遍地。而海邊有很多帶刺蠕行動物,大家食之,百病不生,身強體壯,就喚之為‘海人參’。後來這些人不捨離去,就在此島定居生息繁衍,很多人都活到了百歲以上,故將此島立名為‘長生島’。當時我看到這個記載,就想有朝一日去探尋到底有沒有這個島,這個古老的記載是不是真的,現在證實不是誑言。”
其實前世衛照臨去過長興島,四不接壤,孤島一個,梁橋與陸地連線,造船業發達,盛產海參。且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