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呼延灼兵臨山下 (第1/2頁)
阿慕666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呼延灼,在高俅面前,保舉了兩人。
第一人為陳州團練使,姓韓名滔。
原是東京人氏,曾應過武舉出身。
使一條棗木槊,人呼為百勝將軍。
第二人也是武舉出身,曾任殿帥府制使。
只因失陷了花石綱,丟了官職。
前段時間方才進京。
呼延灼進京之時,正好遇到。
姓楊名志,乃是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
槍法嫻熟,刀法精純,有萬夫不可擋之勇。
高俅聞言大喜,便請樞密院公文去陳州取韓韜為正先鋒。
又讓呼延灼引了楊志,進殿帥府拜見。
免了前罪,官複製使,拜為副先鋒。
不日,韓韜便到,高俅亦親自接見了。
呼延灼和韓韜本部,約有五千馬軍,一萬步兵。
高俅從東京禁軍中撥了五千步兵,與楊志領了,湊齊兩萬之數。
又寫了道公文,讓三人去京師甲仗庫內,不拘數目,任意選揀衣甲盔刀。
務必要使得軍馬整齊,好與梁山對敵。
早日凱旋,彰顯天威。
三人領了高俅鈞旨,帶人往甲仗庫關支。
呼延灼選了鐵甲三千副,熟皮馬甲五千副,銅鐵頭盔三千頂。
長槍二千根,袞刀一千把。
弓箭不計其數,火炮、鐵炮五百餘架。
都裝載上車,隨軍出發。
臨辭之日,高太尉又撥與戰馬三千匹。
三個將軍各賞了金銀緞匹,三軍盡賞錢糧。
呼延灼與韓滔、楊志都立了軍令狀,辭別高俅。
楊志領軍隨呼延灼返回汝寧州。
韓韜自回陳州整頓兵馬,再往匯合。
不到半月時間,大軍整頓完畢。
呼延灼便把京師帶回的衣甲盔刀,旗槍鞍馬,並打造連環鐵鎧軍器等物,裝備三軍。
高俅又差了殿帥府兩員軍官,前來點視。
犒賞三軍已罷,呼延灼擺佈三路兵馬出城。
前軍開路先鋒韓滔,中軍主將呼延灼,後軍催督楊志。
馬步軍兩萬餘人,浩浩蕩蕩殺奔梁山泊而來。
呼延灼領軍前來的訊息,早被送上了梁山。
聚義廳內,楊哲端坐主位。
左邊是軍師金劍先生李助,右邊是副軍師入雲龍公孫勝。
下面眾多頭領齊聚。
李助開口道“我聞此人,乃開國功臣河東名將呼延贊之後,嫡派子孫。武藝精熟,使兩條銅鞭,人不可近。必用能徵敢戰之將,先以力敵,後用智擒。”
話音剛落,林沖起身道“小弟自上山以來,未立寸功。請哥哥將令,願為先鋒!”
楊哲聞言大喜“若得林教頭出馬,必不落了威風。”
其餘眾人,亦紛紛請戰。
楊哲便點了鐵棒欒廷玉打第二陣,赤面虎袁朗第三陣,赤發鬼劉唐第四陣,打虎武松第五陣。
又領李俊和阮小二,引力帆軍和迎帆軍接應。
楊哲自領大小頭領,坐鎮中軍。
只是他知道呼延灼的鐵甲連環馬極為厲害,於是告誡眾人不可戀戰追擊,恐防中計。
分撥已定,號炮響起。
梁山大軍,下山迎敵。
次日天曉,兩軍對陣。
三通畫角鳴處,聒天般擂起戰鼓來。
楊哲陣營,林沖挺著丈八蛇矛,來到陣前。
先鋒將韓滔橫槊勒馬,大罵林沖道“天兵到此,不思早早投降,還自敢抗拒,不是討死!我直把你水泊填平,梁山踏碎,生擒活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