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來閒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蕭瀟寫了一篇只有800字左右的小作文。她把空氣、溼度、溫差和引力差別先解釋了一下,再把幾種她起了名字的植物介紹了,小黃管、小紫竹、藍蕨、紅絨刺,然後就是地下溶洞景觀,和對未來的展望,最後總結的慷慨激昂的激勵: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沈逸明正和科技隊員這邊做遠距離通訊裝置,由於功率和距離範圍,這個裝置有些大,一般都是軍隊配備在通訊車或者船上用的,大家一起討論了很多方案,暫時的材料也只能是這樣了,弄幾個輪子和太陽能板子上去,通訊員可以坐著開走。然後再把對講機這些短距離的配置上,就齊活了。
別看平時大家坐飛機帶著各種奇怪的行李,在遇到極端情況的時候,所有的奇怪行李真是幫大忙。
正好蕭瀟小作文寫完拿來給她敬愛的沈哥哥看,像小學生求表揚一樣熱切期盼的眼神看著,沈逸明就差打哆嗦了。
一目十行看完,還好吧,就是機長廣播體,只有最後兩句是發揮了才·小六·智。抖了抖嘴角,沈逸明給蕭瀟理了理頭·越理越亂·發,違心話張嘴就來:“不錯,可以讓機長安排一下廣播。”
“真的!等一下,我再翻譯一篇英文的。這樣大家大概就會沒有那麼心慌了吧!”
蕭瀟高興地回座位上寫寫寫,快速搞定了英文版,拿給沈逸明安排廣播。
很快全機廣播讀了這篇中文和英文小作文,大家相對鬆動了一下腦神經。
時間也到了半夜,飛機關閉了大燈,只留下夜燈。大家經歷了白天黑夜的刺激,再加上有點飢餓,都有些失眠,為了節約能源,只能無聊地閉目養神。
感覺這裡的黑夜又冷又漫長啊……慢慢的大家也熬不住,紛紛睡著了。
首都時間8點左右,天很快就亮了,兩個“太陽”前後腳趕著掛到了天上,就沒有那種“清晨”的感覺,氣溫也快速升高。
今天是人們來到異世星球的第一天!
有些乘客都睡迷糊了,有些科技大佬還沒有睡。剛差不多忙乎完需要的裝置,打著哈欠過來這邊開拓者隊伍,給大家稍微熟悉一下這些裝置的使用。
空乘人員組織了全機簡單的早餐後,55人隊伍準備出發。
之前的53人確定好後,又加了兩人,機組人員傑克和科技隊伍A公司的技術工程師羅昊。
這次機組人員開啟了一層機艙門,55人下到地面整頓物資。陸續有其他人員也走下飛機,漸漸的越來越多人下來圍在55人附近。
認識的不認識的,鼓勵加油和保佑平安是所有人現在的所思所想所願,55人代表的是大家的希望。
“大家不要擔心,不要憂慮,我們會很快給大家帶來好訊息!”沈逸明朗聲道:“大家可以在附近慢慢熟悉一下,適應這裡,會有工作人員來組織大家的生活和工作任務,希望大家都能同心協力,克服困難。”他拉過副隊長張楚良給大家介紹認識。
55人把物資整理好,笨重的大件的就放到一輛電動小代步車上。
說到這代步車還是科技展參展企業帶上的,這幾輛代步車更先進更有實力更吸引眼球,所以才臨時拉上了飛機。
飛機上一共有三輛這樣的代步車,加上有太陽能開發企業的隨機行李,把這幾輛代步車加強到了太陽能高能力續航。
加上一輛拼湊起來的太陽能續航通訊車,共4輛車隨行出發,累了可以上代步車歇腳。
路上大家拿工具按照夜間可視範圍一路挖土,堆起標記物,並埋下太陽能小夜燈,以防萬一夜間出行等情況。前面走得快的挖,走中間的堆高,後面的就插上夜燈。
還有一部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