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地宮 (第1/2頁)
趙樹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等到那一列馬車上的糧食,盡數都被散給百姓。
王君曉倚靠在馬車上,眼神疲憊地望向天際。
擔任主簿的老人站在一旁,不言不語,只是看著眼前男子。
王君曉使勁揉捏腫脹小腿,從安平城一路向東,這一路極其難走,在求得糧食之後又是日夜兼程,此時王君曉的靴子都磨損的破破爛爛。
王君曉皺起眉頭,嘆息道:“這三百石糧食終歸只能算是救急,安平城的百姓,如今吃不上飯的起碼有上千人,三百石糧食撐死也就夠支撐一個月。”
沉默片刻,王君曉喃喃道:“再久,又得餓死人了。”
老人在一旁問道:“朝廷那邊有答覆了嗎?”
王君曉雙手撐住膝蓋,搖頭道:“前後上書將近十次,可都是石沉大海,如今整個涼州都缺糧食,想要輪到安平城,難。”
老人苦澀道:“倘若熬不過這次寒冬,等到明年開春,你我頭顱就難保了。”
朝廷不給你派糧,你喊破嗓子也無人管你,可一旦安平城餓死了人,那立馬便會有人來問責。
王君曉摩挲手掌,滿是凍瘡的手掌上,龜裂起皮。
王君曉使勁揉搓臉龐,看向西北處,喃喃自語道:“倘若能挖開西邊那座山,開闢一條大道,那安平城便不會如此步履維艱了。”
安平城西北處,不足三十里外,便是一座繁華郡縣。
可偏偏有這座大山,將安平城硬生生隔絕在外。
老人只是搖頭,說道:“根本不可能,想要挖開那座山,需要的人力物力太多,如今安平城中不僅一顆銅板都沒有,還倒欠朝廷一筆。”
“挖開那座山最起碼也得有上千人,足足挖上半年才有可能。”
王君曉揉了揉眉心,自然清楚其中代價。
這位被從天京城一路貶謫千里,從那座恢弘皇城中,一路貶來這處偏遠山城的讀書人,只覺得頭痛欲裂。
主簿老人只是嘆息一聲,搖著頭離開了。
關於這位兩年前被貶謫來此處的王君曉,老人也打聽過他的訊息。
這位縣令原本是以榜眼的成績,入朝為官,曾被當朝首輔杜欒鳳評價為“才如泉湧”,是一位當之無愧的讀書人。
本身便是頗具才氣,又得了首輔杜欒鳳的一句點評,原本仕途應該順風順水,可這位讀書人卻短短一年,便從天京城被一路貶謫到千里之外。
據說此人,是說了不該說的話。
只是此人究竟說了什麼,得罪了誰,那便不是自己一個小小主簿可以得知的了。
等到天色漸暗,王君曉才從城門處離去。
王君曉沿著安平城主道一路走過,雖然神色不變,卻心中悲愴。
這次自己去州衙,在那座硃紅大門之中,東奔西走,還見到了一位和自己同年科舉入仕的學子,當初對方名次遠在自己之後,可如今在此見面,自己只能是彎腰弓背,陪笑站在下方。
作為當初的榜眼,如今卻流落到如此地步,東奔西走,卑躬屈膝,實在是令人唏噓。
而那些身穿鮮亮官服的官員,冷嘲熱諷,譏笑暗罵,自然也都必不可少。
只是這些對於當今這位讀書人來說,早就無甚意義了。
王君曉看著自己佈滿凍瘡的手,神色堅毅。
從那位春風得意的榜眼,到如今安平城的縣令,風霜磨去了許多。
一路來到破舊縣衙,王君曉點上一隻油燈,而後端坐在昏暗房屋之中。
正襟危坐,而後研墨提筆,王君曉神色平靜,緩緩落筆。
“元歷三十八年,安平城大雪封山,糧食短缺......”
將這封寫過數次的摺子擱置於桌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