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與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孫浩塵之所以主動參加“白玉計劃”,是因為他需要證明自己,這是唯一能提高自己價值的機會,他自然不會放過。
“我並沒有什麼天賦,只是比平常人更努力一些而已。”他這種“自謙”的說法,讓旁人對他更加尊敬了。事實上,也確實如此,他只會循規蹈矩的去記下前輩們的研究成果,卻從未思考過這些成果是否正確。
他喜歡現在考試的得分機制,只要將書本上的內容背的滾瓜爛熟即可,所以只需要動筆的考試,對他來說,輕而易舉。若是實踐的話,就另當別論了。
“你真是個天才!”
“你頭腦好聰明啊!”
類似這種稱讚的聲音,總是在他的耳邊迴響。
他很喜歡“天才”這兩個字,但他清楚的知道,他不是天才,只是比常人更努力一些。他希望自己是個天才,可又有何用呢!
“為社會的發展貢獻力量嗎?為人類文明推波助瀾嗎?為後人探索世界提供經驗嗎?別開玩笑了!我沒房沒車沒老婆,過著月光族的生活,已經45歲的人了,還要跟父母住在一起,除了體面的工作之外,什麼都不值得一提……我連最起碼的生活需求都保障不了,那別人的生活跟我又有什麼關係!”
孫浩塵從不將自己的心裡話說與任何人聽,畢竟這些話從一個教授嘴裡說出來,一定會被媒體大肆報道,接著,他就淪為了話題的中心。他不僅會收到不明寄件人郵寄的刀片和恐嚇信件,就連他的家人也勢必會受到牽連。
所以為了迎合“教授”二字的光環,孫浩塵極力表現得頗有學識和內涵。
孫浩塵所帶的團隊共有三人,分別是馮啟剛,魯明智,金峰,他們都是年紀輕輕的研究生,而且很有個性,為研發提供了很多新奇的想法,雖說研究依舊停滯不前,但是材料替換後,減少了不少無用處上的花費,這對公司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馮啟剛高高瘦瘦,給人一種營養不良的樣子。他的嗓音很嘹亮,讓人不禁聯想到美聲歌唱家。
魯明智與馮啟剛相差一個腦袋的高度,體型偏瘦,性格略有些內向,一副黑色眼眶後的眼睛炯炯有神。
金峰體型略有些偏胖,雖然飯量不大,但卻無法阻止肥肉的增長,是個喝水都發胖的體質,性格開朗,屬於自來熟的那種人。
他們很喜歡動腦思考,所以總會問一些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孫浩塵也不得不回答。不過,他跟有責任心的老師不同,他不會將問題的衍生情況也告知他們,只是單單的解惑,可以用“說一半留一半”來形容他的做法。
“教授懂的真多。”
“對啊,真厲害,我也想變成像他那樣的人。”
他們對他崇拜不已。
孫浩塵對所有的稱讚,都表示受之有愧,實際上,心中歡喜的不得了。若是稍稍觀察他的面部表情,就會發現他嘴角勾起的弧度與眼角上揚的弧度相同,這足以說明愉悅的心情是發自內心的。
幾年後,團隊中的年輕人娶妻生子,生活的負重使得他們對工作失去了熱情,不僅僅身材發福,也失去了年輕人的朝氣蓬勃。他們日復一日重複著相同的工作,只顧著埋頭苦幹,卻忘了提出疑問,豐富自己的認知。
孫浩塵感嘆他們改變的同時,不禁冷笑。他原以為他們會有所不同,因為他們是知識改變命運的實際例子,然而卻敗給了現實。
他的笑聲越來越大,嘴巴也張的越來越大,但笑聲過後,剩下的是對生活的無奈。然而,有些人則與他不同。
大家都親切的稱他為“周教授”,直至今日,孫浩塵也不知道他的全名,他的存在,對孫浩塵是致命的威脅。
同是在馬氏能源有限公司工作的周教授,在行事作風上,與孫浩塵有很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