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時空的野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凌晨六點,許東就集合護衛隊員,從水塘邊駐地跑到海邊,開始俯臥撐、蛙跳、扛原木等一系列體能訓練,直到把護衛隊員全累趴下。
張大祿等3名原東江鎮官兵,能在旅順一役中活下來,都還有兩把刷子,覺得自己是正規軍,一開始還看不上許東。
一套體能組合下來,看著許東輕鬆完成,而他們早已累得不行,組訓也很有辦法,才開始心服口服。
吃完早飯,給護衛隊各伍佈置完訓練任務,許東來到簡易碼頭邊,召集吳東等商量漁船改裝事。
在海島生存,海上交通是第一位的,穿越帶來的氣墊艇過於驚世駭俗,耗油也太厲害,除非有特殊情況,許東一般不打算動用,必須優先改造出一條速度較快的船來承擔各種運輸任務。
許東先到氣墊艇上把螺旋槳推進器拿了出來。這是一套軍用四衝程外掛式船用推進器,30匹馬力,每小時油耗5公斤左右,助推8-10米的小型漁船時速可達15-20公里。
許東準備把它加裝到島上目前最大的漁船上,並進行適當改造,防止被其他人發現這個超時代的動力裝置。
許東啟動試機了一下,軍用產品就是皮糙肉厚,適應性很強,完全沒有任何問題就啟動成功。發動機的轟鳴聲,把吳東他們嚇了一大跳。
許東也沒打算深入解釋,在古代保持一點神秘感對強化領導權威很有幫助,再說以明朝的技術水平,就算把原理講清楚了也造不出內燃機來,粗笨的蒸汽機有時間到是可以找人研發下。
許東帶著吳東等人仔細檢視了大漁船,漁船長10來米,排水量約10噸,可以載重5-6噸,運送幾十個人也沒問題,原來是村裡大戶沈家的船。
看完後,許東決定在船尾位置切割出合適位置加裝推進器,在外面用木料加一個外殼遮擋,並隔出一個動力艙來操縱。船的風帆保留,一方面可以做掩護,另一方面順風時可以省油,畢竟穿越帶來的油料不多。
船艙裡再計劃簡單隔一下,方便裝貨和載人。許東大體說了一下改裝計劃,又讓謝三抽調建設組唯一的木匠配合,交代吳東他們三天之內完成改造。
離開碼頭,許東立馬去了護衛隊,畢竟這是在亂世立足的根本。許東逐一看了各伍的訓練,大家積極性都很高,練得熱火朝天。中午時分,許東和大家一起在大食堂吃飯,米飯配魚乾,再加一碗菜湯,讓所有人都吃得幹勁十足。
吃完飯,許東藉口回去休息片刻,到石屋拿出戰術平板電腦,用太陽能電池板一邊充電,一邊搜尋火銃製作資料。
幸好許東帶的是軍用平板,已經考慮了離線的情況,所有資料都存在硬碟裡,許東又是一個軍事迷,對軍事歷史很感興趣,電腦裡面存了很多相關資料。
許東搜尋了一遍,再考慮當前的物資和人員能力,決定還是先打造明朝當前常用的火繩銃,雖然燧發火銃更好,但燧石又不能從天上掉下來,根本打造不了。
再說島上的鐵匠也沒經驗,還是一步一步來吧。在原有火銃的基礎上,許東重點準備提高銃管質量,並加裝刺刀,增強火銃兵近戰能力。
下午,許東來到李大牛負責的武備組,目前還只建了一個鐵匠鋪,6名鐵匠,都是匠戶出身,以前也有人打過火銃。
許東把李大牛等人召集過來,詳細講解了打造火銃的要求,並提供了一張樣圖。接著問,“大家明白了沒,還有什麼困難?”
李大牛回答,“公子,您的要求都明白了,但目前我們缺鐵,現在融化的破損兵器和鐵鍋等雜物,大概有鐵五六百斤,一隻火銃需用鐵15斤左右,只能打幾十把。另外造銃速度較慢,一個很熟練的匠戶一個月也只能打一把。”
“這個情況我知道,下步我們會去採購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