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不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4章 柴令武
大唐書寫大多都是用毛筆的,但是柴哲威考慮到畫圖紙還是用硬筆好畫一點,所以這裡選擇用硬筆來畫。
這個時期的硬筆形狀和前世的鋼筆是有一些相似的,缺點實際上很明顯,沾一次墨水也寫不了幾個字,而且使用壽命比較短。
這個時候的硬筆大多數是用蘆葦管或者竹管制作的雙瓣合尖筆,大多數是工匠或者下層人民所使用的的筆,文人志士是不屑於用這種筆的。
畫好了書桌和椅子的圖紙,就對馬貞招呼道讓他把圖紙拿去交給莊園裡的木匠做出來。
莊園中是有很多工匠的,當年李三娘在這裡招兵買馬的同時也是需要鑄造兵器鎧甲和攻城器具這些,所以這裡不光有木匠,還有鐵匠作坊。
看到馬貞拿著圖紙往外走,柴哲威想了想叫住了一隻腳已經跨出門外的馬貞。
“幫我在木匠那裡給我拿把尺子過來。”
馬貞疑惑的回過頭指了指書桌上的象牙尺對著柴哲威說道。
“這不是麼,還要什麼尺子?”
柴哲威看了看書桌上精美的象牙尺子,這個尺子長一尺,分為十格,每格一寸,沒有刻度,可作為禮器,但是用來畫圖紙那就有點為難人了。
於是對著疑惑的馬貞說道。
“我需要有小刻度的尺子,木匠那裡應該有,你給我拿一把回來。”
馬貞點了點頭就出門去了。
看到馬貞走遠了,柴哲威又將一張紙鋪在了桌面上,開始規劃起來後面應該做的事,系統是給了四道獎勵,包含了衣食住行四個方面。
除了完美騎術之外,其他三個如果利用得當,整個大唐的衣食住行是能提升很大的一個檔次的,也可以為大唐整個發展添磚加瓦。
首先是黃道婆傳承,需要用到棉花,棉花在現在叫做白疊子,主要產區是在西域,想要弄到白疊子就需要找到西域商人去訂購。
實際上這個時期是有人在使用棉布的,但是由於棉花的脫籽太難,所以難以普及,現在的脫籽工藝大多數都是用手剝的方式進行脫籽的,費時費力。
針對脫籽問題,黃道婆傳承中有一種手搖腳踏式軋棉的攪車,可以極大的提高脫籽的效率。脫籽問題解決後就可以按照黃道婆傳承中的種植棉花的技術推廣棉花種植。
等到一會馬貞把尺子拿過來就把傳承中相對簡單的圖紙畫出來,然後交給木匠做出來。
然後就是蔗糖製作,現在唐人吃的糖主要是自然糖或者飴糖。
自然糖就是蜂蜜,飴糖就是麥芽糖。蜂蜜來之不易,雖然有養蜂業,但是很少。大多時候吃的糖就是飴糖,飴糖缺點就是太黏,不易溶於水,不方便烹飪。
其實在現在就已經有蔗糖了,蔗糖是透過絲綢之路由胡商從天竺傳入,價格昂貴。
蔗糖製作中的技術包含很多,甚至包含前世的一些高科技的製糖法,但是沒有前置基礎,比如加入二氧化硫做白砂糖,以現在的情況,是提取不了二氧化硫的。
以現在的工藝能做到的就是做紅糖,用石灰石做有點黃的砂糖,也就是從絲綢之路傳入的砂糖,還有就是用黃泥水淋法做白糖,但是這個方法白糖產量很低。
最後就是水泥燒製,燒製水泥需要用到石灰石、黏土和鐵礦,這個都是很好找的,重要的是粉化,這就需要畜力或者水力來處理了。
除了系統獎勵的三道工藝之外,柴哲威還想到了燒紅磚,前世村裡有一個紅磚廠,小時候父母都在紅磚廠打工,自己經常在紅磚廠玩,對紅磚製作是很瞭解的,所以還是要嘗試著在這個時候將紅磚燒製出來。
沒過一會馬貞就回到了書房,手裡拿著一把木尺,木尺上有寸和分的刻度,接過木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