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無忌YWJ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冬天的紫禁城,在金紅兩個主色之上披上了一層霜印,像是秋天儲藏到此時的柿餅上的糖霜。
但乾清宮偏殿很暖和,因為皇帝改進了地龍。
此時,黑板上的粉筆,嘰嘰喳喳拼命寫個不停
先是“a、o、e ”等拼音的遊戲規則,大明有自己的《洪武正韻》,但是系統複雜,書寫不便,校哥兒想用後世的方法來試試,傳教士中的郭居靜正在研究此道,可用來借殼上市。
再下來,是阿拉伯數字和加減乘除了。
小學除了語文數學兩門主課,就是體育與德育了,前者是各種運動尤其是團體運動的設計,校哥兒不僅想要“文明其思想,野蠻其體魄”,更要從小建立集體大於個人的概念,免得以後培養出來人內卷內行,外戰外行。德育就簡單了,忠君愛國,大明優越感與歸屬感。
到了中學,多了歷史、地理和初步的物理化學知識了,此時都被包裝為西學。如果說“小學”可以套用這時代的“蒙學”,那中學,就要開始對標童生的標準了,畢業就可以去考秀才。
徐光啟不懂,雖然他是編撰這套教材的負責人,但皇帝竟有全面改革大明教育制度的想法嗎?拋棄天下士子的儒家體系,等於與整個世界為敵,可行嗎?
“老師無憂,這套教材,只用於朕皇莊中的義學,是為功勳將士的兒女提供個學習的所在,好叫他們日後掌握些實用的本事”
徐光啟注意到“兒女”這個名詞,也就是說,皇帝連女娃兒都教?
另一個例證是,這教材正好接上攻玉書院的各科內容,自成一體。可以想象,這知識體系出來的人,比起那些只會八股文的誇誇其談者,不知高出多少身位。
這是徐光啟的夢想--只敢在夢裡偷偷想想。
他不好再問,自初見校哥兒起,皇帝已經讓他做了兩年啞巴了。他和鄧玉函一樣,身兼多職,能者多勞,屬於被皇帝拼命榨乾的那種。當然,好處是不捲入任何朝堂紛爭,安心做事。
“老師,或者,此套教材,可以用來培養胥吏”
皇帝眨了眨眼睛,徐光啟心中一震。皇帝真有改天換地的雄心?
校哥兒微微一笑,等幾年,等這波孩子長大,後面還有騷操作呢。
“鎖廳考”聽說過沒?在職公務人員可以參加科考,更上一層樓,於是官與吏之間無法逾越的鴻溝被打破,於是文官就不再是外來的嘴炮不懂實操,上下其手的胥吏,也不再是難以根治的、代代相傳的地頭蛇。
等到“宰相必起於州郡”,變成“宰相必起於小吏”,天下大吉。
教材畢竟出自徐光啟與鄧玉函兩位大神之手,還有一干傳教士和王徵、李之藻等人協助編撰,校哥兒當然提不出太多意見,很快就拍板了。
至於《西學》刊物,就更簡單了,翻譯7000本西書的傳教士與通譯們,還有攻玉書院提供內容,西廠負責稽核並刊發,依照《大明時報》先前的渠道發售就行。
攻玉書院畢竟只在京城,影響有限。但這《西學》卻是蒲公英的種子,可以隨風飄揚,期待著哪一天哪一處可以落地生根,茁壯成長。
要從根子上對大明進行改變,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戰爭都不行。溫水煮青蛙,百年樹人,需要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
校哥兒今年十七週歲,按這時代的條件,注意保養的話,他想再活個五十年。後世他經歷過一個偉大的改革開放四十年,見證過一個封閉落後的民族逆襲為世界第二的奇蹟。
夢裡還是要想想的,萬一實現了呢?
-----------------
“尊敬的皇帝陛下,我受鏡壕議會的委託,從鏡壕前來拜見您。鏡壕議會願意遵從您的指令,為尊貴的皇